核查企业资金往来时,办案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游企业收到下游出口企业货款后,不久均会迅速取现。由于安全等原因,如今企业很少频繁发生大额取现业务,这是怎么回事?在反复查看了大量企业取现记录和相关视频后,办案人员找到了原因……
核查企业资金往来时,办案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游企业收到下游出口企业货款后,不久均会迅速取现。由于安全等原因,如今企业很少频繁发生大额取现业务,这是怎么回事?在反复查看了大量企业取现记录和相关视频后,办案人员找到了原因……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与公安、海关、银行、外汇和检察院5部门协作,破获了一起出口骗税团伙大案。犯罪团伙以多家出口企业为平台,虚构茶叶出口业务,共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15亿元。目前,违法团伙已落网,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两条不期而遇的疑点线索
2021年12月,遵义市税务局进出口管理部门向稽查部门移送了一条辖区茶叶企业出口业务异常增长的疑点线索。与此同时,税务部门也接到了海关部门传递的遵义市近1年多时间内,出口茶叶单价和数量等指标高于地区平均水平数倍的风险通报信息。两条来自不同方向的茶叶出口风险提示信息,引起了税务稽查部门的高度警觉。
检查人员根据进出口业务部门提供的线索,综合运用税收大数据技术和征管软件,对出口疑点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辖区内贵州Q贸易公司、贵州S贸易公司、贵州H贸易公司等5家茶叶出口企业形迹可疑。
检查人员发现,这5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均为茶叶出口贸易,成立时间相近,部分企业注册地址相同;企业法定代表人均为外地户籍人员,并且没有参与企业经营业务迹象。
从经营数据看,5家企业自成立后,出口业绩飞速增长。2019年—2021年,5家企业共报关出口茶叶3255.7吨,出口金额10.71亿元,已累计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1.15亿元。
检查人员查看了5家出口企业和关联生产企业的进出口申报资料,从茶青收购台账、生产能耗、进货发票到出口企业出口报关单、质检单、运输单据等,所有业务环节备查资料环环相扣,一应齐全,堪称“完美无缺”。
但是,核查分析5家茶叶出口企业的上游生产企业情况时,检查人员发现,5家企业上游的22家茶叶生产企业的出口订单占比有些异常,个别企业出产的茶叶甚至全部用于出口。同时,这些企业的茶叶销售单价均偏高,并且从售货开票时间上看,数量非常平均,并没有茶叶生产企业季节性减产等情况。此外,还有一点最为蹊跷: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发票开具地址竟然相同。
挂名法定代表人、一址多企、销售业绩短期剧增、上游企业生产销售有悖常理……虽然企业提供的产品出口申报资料“完美详细”,但初步核查发现的异常信息,加重了5家出口企业虚假销售、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嫌疑。
于是,遵义市税务局稽查局决定对5家茶叶出口企业立案调查。检查人员准备首先对企业实地核查,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但检查人员按照5家疑点出口企业的登记地址核查后发现,企业不是大门紧锁,空无一人,就是该地址根本找不到相关企业。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检查人员决定暂不联系涉案出口企业相关人员,转而对企业与上游生产企业的资金流和购销业务方面实施调查,以核实其业务真实性。
资金核查扑朔迷离
检查人员调取了涉案出口企业、上游茶叶生产企业对公账户,以及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账户的往来信息,进行追踪核查。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游茶叶生产企业每次在收到下游出口企业的货款后,不久都会迅速取现。
由于安全和不方便携带等原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很少发生大额取现活动,一般均采用转账、汇票或第三方电子支付等方式,这些企业为什么在经营中频繁取现?
对此,涉案茶叶生产企业人员的解释是:企业提取现金,是为了向合作社农户“支付茶青款”,茶叶种植农户都喜欢收取现金。企业的说法貌似有理,也符合一些农户的生产经营特点,但企业频繁取现的目的果真如此吗?
企业的资金流因其频繁取现的行为,出现了多处“断点”,专案组的调查一时受阻。
在此情况下,检查人员调整思路,决定从生产入手对涉案茶叶生产企业的能耗等情况实施调查,核实其产量是否真实。在对企业生产耗能调查中,检查人员发现,这些企业生产能耗占比中,电能只占了很少部分,生产所需的大量能源是通过购买使用一种合成的生物燃料提供——这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
检查人员对这种合成生物燃料的购买和资金支付等情况进行了追查,发现茶叶生产企业向生产生物燃料的企业支付货款后,每次这些款项在扣除相同比例金额后,均会通过燃料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账户,最终转回茶叶生产企业负责人私人账户。茶叶生产企业的燃料采购业务发现资金回流,表明茶叶生产能耗虚假——其根本就没有耗费那么多的资源用于生产茶叶,间接证实了茶叶生产企业生产活动虚假。
上、下游之间资金流异常、上游企业虚假生产……结合前期核查发现的种种疑点,检查人员认为,5家出口企业不仅具有骗税重大嫌疑,并且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具有很强反侦查能力的违法团伙。鉴于案情复杂,涉案金额巨大,遵义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打虚打骗”工作机制,迅速向公安、海关等5部门通报案情,6部门成立联合专案组,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拎编织袋的可疑人员
联合专案组仔细分析案情后,决定针对企业频繁取现这个疑点,加大涉案企业取现行为和资金流转的追踪核查力度,希望由此打开突破口。
在反复查看了相关银行的大量企业资金取现记录信息后,一条50秒内同一柜台完成100万元取现又迅速存现的信息,引起了办案人员注意。专案组根据取现记录信息,找到了取现银行网点,并调取了该银行网点与取现记录信息相近的3月内的所有监控视频,开始夜以继日地查看,希望从中找到线索。
在查看对比了大量的监控视频后,终于,办案人员有了发现:一段监控视频显示,一名拎着编织袋的可疑人员取现后,先将现金装入编织袋,随后交给等待在网点内的另外一名人员,由这名人员到柜台上进行了存现。经核查,这名取现人员就是其中一家涉案茶叶生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李某某,而存现人员正是涉案出口企业的财务人员欧某。调查显示,欧某每次在办理存现业务后,均会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等方式,将存现资金转入一个名为张某某的个人账户。
办案人员追踪张某某账户发现,转入其账户的资金,最终张某某均将其转回了向茶叶生产企业汇款的出口企业账户。在核查过程中,多条线索和迹象显示,这个名为张某某的人员即是涉案出口企业背后的实控人。
经过不懈追踪,这条曾经由“取现”而中断的隐秘资金回流链条,终于浮现出来。
为获取更多证据,专案组扩大了调查范围,调取了上游茶叶生产企业所在地近两年内、银行网点5万元以上的大额存取现所有记录信息,进行了仔细检查和取证。办案人员调查发现,李某某等上游茶叶生产企业人员在收到下游出口企业支付的货款后,会通过银行网点取、存现或转交其他人员存现等多种方式,将货款再转存到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等多名人员的私人账户,而这些收取款项的账户在收款后不久,均会将钱转回出口企业,完成资金回流。这些调查发现的证据进一步证实,涉案茶叶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之间的茶叶购销业务虚假。
隐秘的“循环物流”
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出口企业背后隐匿的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和陈某等人陆续浮出水面,专案组随即对张某某等人进行了侦控,锁定了其行迹,在此过程中还取得了张某某等人虚假购销茶叶的大量违法证据。
为提高打击效率,专案组决定收网,在遵义、厦门、泉州等地,同时对22家上游茶叶生产企业相关人员,以及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和陈某等涉案违法嫌疑人进行了抓捕和控制。
办案人员随后对上游茶叶生产企业负责人李某等人进行了突击讯问,面对专案组出示的资金回流和虚假生产的各项证据,李某等人无法自圆其说,道出了实情。
李某等人供述称,其茶叶的供应均按照张某某、洪某某等人的“计划”执行。他们这些上游企业产出一批茶叶后,高价“卖”给下游的5家出口企业,由张某某等人组织出口到香港后,这些茶叶会转道越南,通过边民贸易的形式回到内地,最终再运回他们这些上游供茶企业。这些返回的茶叶在重新包装后,将会再次“卖”给张某某等人控制的出口企业,供其出口,如此循环往复。
专案组随即组织外调人员,赴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多个地区进行了针对性调查。通过对广东、福建等地的货代公司和相关人员实施核查、追踪广西和越南边境边民互市贸易情况,以及核查茶叶走私“回运”等情况,专案组最终确认——李某等人供述的情况属实。经核实,2019年—2021年期间,上游茶叶生产企业,使用同一批茶叶,通过循环供货方式,共向下游5家涉案出口企业虚假“供货”195次。
随后,专案组对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等涉案违法嫌疑人进行了讯问,面对办案人员出示的翔实证据,张某某等人最终承认了其营造茶叶购销出口骗局,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违法事实。
经查,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陈某等7人组成违法团伙,通过利诱等非法手段勾结上游茶叶生产企业,虚构茶叶购销业务,利用手中控制的5家出口企业,共虚假出口茶叶累计金额10亿多元,共骗取出口退税1.15亿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税警联合专案组行程逾万里,经过300多天奋战,这起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重大团伙案件最终得以顺利告破,目前,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审理。
税案评析
以点带面,扩大战果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局长 李永忠
本案是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破获的案值最大的一起出口骗税案件。本案具有涉案人员多、违法链条长、涉及地域广、违法手段隐蔽等突出特点。违法团伙与上游生产企业勾连,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做“道具”,采用同一批货物“循环出口”的方式,虚假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逾亿元,严重扰乱国家正常经济税收秩序。案件的成功告破,有力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对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了强震慑。
本案的违法团伙十分狡猾,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其营造的虚假产品购销和出口骗局较有欺骗性,但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紧盯疑点线索,抓住了违法团伙的资金破绽,追查不懈,最终以点带面,将违法事实查得水落石出。
案件调查初期,面对涉案出口企业和人员均已失联,企业无账可查的不利局面,办案人员并未气馁,经验丰富的他们依照“出口业务虚假,那么上下游购销必然有伪”的判断,果断决定核查涉案出口企业与上游供货企业的购销业务。事实证明,这个核查方向选择得非常正确!通过对上游22家供货企业生产能力、能耗等仔细核查,办案人员证实了上游企业产能虚假,其存在向下游出口企业虚开发票的行为——骗局一角由此开始揭开。
本案的另一个亮点是资金流核查断点的接续,以及随后卓有成效的扩展调查。在涉案企业资金流调查因企业屡现“提现”行为而中断的情况下,办案人员没有轻易放弃,根据企业多次“提现”之后马上“存现”这一异常行为,调取银行机构视频,实施了“数据分析+视频追踪”的立体综合调查,不仅识破了违法分子借由“取现”伪装资金业务、干扰调查的伎俩,取得了涉案企业资金回流和采购业务虚假的违法铁证,而且专案组以此为突破口,详细绘制了涉案人员的资金链路图、人员关系图,最终“按图索骥”,运用信息化手段、技侦技术等,挖出了隐藏在幕后的违法人员,将违法团伙连根拔起,使案件得以顺利破获。
企业产销缺口巨大。物流核查结果显示,有4000多吨货物,已运往200公里外的异地。这批货物,是否已售?为何企业未入账?检查人员调查货物接收方,有了新的发现……
核查企业资金往来时,办案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游企业收到下游出口企业货款后,不久均会迅速取现。由于安全等原因,如今企业很少频繁发生大额取现业务,这是怎么回事?在反复查看了大量企业取现记录和相关视频后,办案人员找到了原因……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与公安、海关、银行、外汇和检察院5部门协作,破获了一起出口骗税团伙大案。犯罪团伙以多家出口企业为平台,虚构茶叶出口业务,共骗取国家出口退税1.15亿元。目前,违法团伙已落网,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两条不期而遇的疑点线索
2021年12月,遵义市税务局进出口管理部门向稽查部门移送了一条辖区茶叶企业出口业务异常增长的疑点线索。与此同时,税务部门也接到了海关部门传递的遵义市近1年多时间内,出口茶叶单价和数量等指标高于地区平均水平数倍的风险通报信息。两条来自不同方向的茶叶出口风险提示信息,引起了税务稽查部门的高度警觉。
检查人员根据进出口业务部门提供的线索,综合运用税收大数据技术和征管软件,对出口疑点数据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分析,发现辖区内贵州Q贸易公司、贵州S贸易公司、贵州H贸易公司等5家茶叶出口企业形迹可疑。
检查人员发现,这5家企业的主营业务均为茶叶出口贸易,成立时间相近,部分企业注册地址相同;企业法定代表人均为外地户籍人员,并且没有参与企业经营业务迹象。
从经营数据看,5家企业自成立后,出口业绩飞速增长。2019年—2021年,5家企业共报关出口茶叶3255.7吨,出口金额10.71亿元,已累计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1.15亿元。
检查人员查看了5家出口企业和关联生产企业的进出口申报资料,从茶青收购台账、生产能耗、进货发票到出口企业出口报关单、质检单、运输单据等,所有业务环节备查资料环环相扣,一应齐全,堪称“完美无缺”。
但是,核查分析5家茶叶出口企业的上游生产企业情况时,检查人员发现,5家企业上游的22家茶叶生产企业的出口订单占比有些异常,个别企业出产的茶叶甚至全部用于出口。同时,这些企业的茶叶销售单价均偏高,并且从售货开票时间上看,数量非常平均,并没有茶叶生产企业季节性减产等情况。此外,还有一点最为蹊跷: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发票开具地址竟然相同。
挂名法定代表人、一址多企、销售业绩短期剧增、上游企业生产销售有悖常理……虽然企业提供的产品出口申报资料“完美详细”,但初步核查发现的异常信息,加重了5家出口企业虚假销售、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嫌疑。
于是,遵义市税务局稽查局决定对5家茶叶出口企业立案调查。检查人员准备首先对企业实地核查,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和线索。但检查人员按照5家疑点出口企业的登记地址核查后发现,企业不是大门紧锁,空无一人,就是该地址根本找不到相关企业。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检查人员决定暂不联系涉案出口企业相关人员,转而对企业与上游生产企业的资金流和购销业务方面实施调查,以核实其业务真实性。
资金核查扑朔迷离
检查人员调取了涉案出口企业、上游茶叶生产企业对公账户,以及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账户的往来信息,进行追踪核查。他们很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上游茶叶生产企业每次在收到下游出口企业的货款后,不久都会迅速取现。
由于安全和不方便携带等原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很少发生大额取现活动,一般均采用转账、汇票或第三方电子支付等方式,这些企业为什么在经营中频繁取现?
对此,涉案茶叶生产企业人员的解释是:企业提取现金,是为了向合作社农户“支付茶青款”,茶叶种植农户都喜欢收取现金。企业的说法貌似有理,也符合一些农户的生产经营特点,但企业频繁取现的目的果真如此吗?
企业的资金流因其频繁取现的行为,出现了多处“断点”,专案组的调查一时受阻。
在此情况下,检查人员调整思路,决定从生产入手对涉案茶叶生产企业的能耗等情况实施调查,核实其产量是否真实。在对企业生产耗能调查中,检查人员发现,这些企业生产能耗占比中,电能只占了很少部分,生产所需的大量能源是通过购买使用一种合成的生物燃料提供——这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
检查人员对这种合成生物燃料的购买和资金支付等情况进行了追查,发现茶叶生产企业向生产生物燃料的企业支付货款后,每次这些款项在扣除相同比例金额后,均会通过燃料企业相关人员的私人账户,最终转回茶叶生产企业负责人私人账户。茶叶生产企业的燃料采购业务发现资金回流,表明茶叶生产能耗虚假——其根本就没有耗费那么多的资源用于生产茶叶,间接证实了茶叶生产企业生产活动虚假。
上、下游之间资金流异常、上游企业虚假生产……结合前期核查发现的种种疑点,检查人员认为,5家出口企业不仅具有骗税重大嫌疑,并且其背后很可能隐藏着具有很强反侦查能力的违法团伙。鉴于案情复杂,涉案金额巨大,遵义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打虚打骗”工作机制,迅速向公安、海关等5部门通报案情,6部门成立联合专案组,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拎编织袋的可疑人员
联合专案组仔细分析案情后,决定针对企业频繁取现这个疑点,加大涉案企业取现行为和资金流转的追踪核查力度,希望由此打开突破口。
在反复查看了相关银行的大量企业资金取现记录信息后,一条50秒内同一柜台完成100万元取现又迅速存现的信息,引起了办案人员注意。专案组根据取现记录信息,找到了取现银行网点,并调取了该银行网点与取现记录信息相近的3月内的所有监控视频,开始夜以继日地查看,希望从中找到线索。
在查看对比了大量的监控视频后,终于,办案人员有了发现:一段监控视频显示,一名拎着编织袋的可疑人员取现后,先将现金装入编织袋,随后交给等待在网点内的另外一名人员,由这名人员到柜台上进行了存现。经核查,这名取现人员就是其中一家涉案茶叶生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李某某,而存现人员正是涉案出口企业的财务人员欧某。调查显示,欧某每次在办理存现业务后,均会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等方式,将存现资金转入一个名为张某某的个人账户。
办案人员追踪张某某账户发现,转入其账户的资金,最终张某某均将其转回了向茶叶生产企业汇款的出口企业账户。在核查过程中,多条线索和迹象显示,这个名为张某某的人员即是涉案出口企业背后的实控人。
经过不懈追踪,这条曾经由“取现”而中断的隐秘资金回流链条,终于浮现出来。
为获取更多证据,专案组扩大了调查范围,调取了上游茶叶生产企业所在地近两年内、银行网点5万元以上的大额存取现所有记录信息,进行了仔细检查和取证。办案人员调查发现,李某某等上游茶叶生产企业人员在收到下游出口企业支付的货款后,会通过银行网点取、存现或转交其他人员存现等多种方式,将货款再转存到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等多名人员的私人账户,而这些收取款项的账户在收款后不久,均会将钱转回出口企业,完成资金回流。这些调查发现的证据进一步证实,涉案茶叶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之间的茶叶购销业务虚假。
隐秘的“循环物流”
随着调查的逐渐深入,出口企业背后隐匿的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和陈某等人陆续浮出水面,专案组随即对张某某等人进行了侦控,锁定了其行迹,在此过程中还取得了张某某等人虚假购销茶叶的大量违法证据。
为提高打击效率,专案组决定收网,在遵义、厦门、泉州等地,同时对22家上游茶叶生产企业相关人员,以及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和陈某等涉案违法嫌疑人进行了抓捕和控制。
办案人员随后对上游茶叶生产企业负责人李某等人进行了突击讯问,面对专案组出示的资金回流和虚假生产的各项证据,李某等人无法自圆其说,道出了实情。
李某等人供述称,其茶叶的供应均按照张某某、洪某某等人的“计划”执行。他们这些上游企业产出一批茶叶后,高价“卖”给下游的5家出口企业,由张某某等人组织出口到香港后,这些茶叶会转道越南,通过边民贸易的形式回到内地,最终再运回他们这些上游供茶企业。这些返回的茶叶在重新包装后,将会再次“卖”给张某某等人控制的出口企业,供其出口,如此循环往复。
专案组随即组织外调人员,赴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多个地区进行了针对性调查。通过对广东、福建等地的货代公司和相关人员实施核查、追踪广西和越南边境边民互市贸易情况,以及核查茶叶走私“回运”等情况,专案组最终确认——李某等人供述的情况属实。经核实,2019年—2021年期间,上游茶叶生产企业,使用同一批茶叶,通过循环供货方式,共向下游5家涉案出口企业虚假“供货”195次。
随后,专案组对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等涉案违法嫌疑人进行了讯问,面对办案人员出示的翔实证据,张某某等人最终承认了其营造茶叶购销出口骗局,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违法事实。
经查,张某某、洪某某、杨某某、陈某等7人组成违法团伙,通过利诱等非法手段勾结上游茶叶生产企业,虚构茶叶购销业务,利用手中控制的5家出口企业,共虚假出口茶叶累计金额10亿多元,共骗取出口退税1.15亿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税警联合专案组行程逾万里,经过300多天奋战,这起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重大团伙案件最终得以顺利告破,目前,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审理。
税案评析
以点带面,扩大战果
作者: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局长 李永忠
本案是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破获的案值最大的一起出口骗税案件。本案具有涉案人员多、违法链条长、涉及地域广、违法手段隐蔽等突出特点。违法团伙与上游生产企业勾连,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做“道具”,采用同一批货物“循环出口”的方式,虚假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逾亿元,严重扰乱国家正常经济税收秩序。案件的成功告破,有力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对虚开骗税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了强震慑。
本案的违法团伙十分狡猾,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其营造的虚假产品购销和出口骗局较有欺骗性,但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紧盯疑点线索,抓住了违法团伙的资金破绽,追查不懈,最终以点带面,将违法事实查得水落石出。
案件调查初期,面对涉案出口企业和人员均已失联,企业无账可查的不利局面,办案人员并未气馁,经验丰富的他们依照“出口业务虚假,那么上下游购销必然有伪”的判断,果断决定核查涉案出口企业与上游供货企业的购销业务。事实证明,这个核查方向选择得非常正确!通过对上游22家供货企业生产能力、能耗等仔细核查,办案人员证实了上游企业产能虚假,其存在向下游出口企业虚开发票的行为——骗局一角由此开始揭开。
本案的另一个亮点是资金流核查断点的接续,以及随后卓有成效的扩展调查。在涉案企业资金流调查因企业屡现“提现”行为而中断的情况下,办案人员没有轻易放弃,根据企业多次“提现”之后马上“存现”这一异常行为,调取银行机构视频,实施了“数据分析+视频追踪”的立体综合调查,不仅识破了违法分子借由“取现”伪装资金业务、干扰调查的伎俩,取得了涉案企业资金回流和采购业务虚假的违法铁证,而且专案组以此为突破口,详细绘制了涉案人员的资金链路图、人员关系图,最终“按图索骥”,运用信息化手段、技侦技术等,挖出了隐藏在幕后的违法人员,将违法团伙连根拔起,使案件得以顺利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