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中国贸促会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621.02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6.05%。
记者近日从中国贸促会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621.02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6.05%。这表明过去一年,我国外贸企业虽然经历了风雨洗礼,但仍凭借顽强的韧性和拼劲扬帆出海,通过各类对外经贸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中国贸促会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处高位,外贸企业需尽快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据介绍,2023年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38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3%,签证份数共计391.43万份,同比增长13.44%;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651.52亿美元,同比增长7.07%,签证份数共计167.69万份,同比增长21.54%;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72.10亿美元,同比增长5.54%,签证份数共计21.81万份,同比增长38.15%。对此,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表示,全国贸促系统签发原产地证书特别是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量的稳定增长,说明随着我国加大自贸协定实施推广力度等稳外贸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享惠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提升。此外,RCEP生效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也为成员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此外,2023年全国贸促系统共签发出境ATA单证册9273份,同比增长191.97%;相关ATA单证册涵盖货值约26.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34%;办证企业3729家,同比增长266.31%,均呈现大幅跃升态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出海企业仍面临全球经贸摩擦高企的总体形势。杨帆表示,2023年1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70,继续处于高位区间,比2022年同期上升29个点,比前月下降135个点。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8.5%,环比下降41.8%。从国别指数看,巴西、美国和墨西哥经贸摩擦指数在20个国家(地区)中位居前三,欧盟、美国和墨西哥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排名前三。从行业指数看,电子、机械设备和运输设备行业是经贸摩擦措施的主要冲突点。在监测的13个主要行业中,电子行业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居首位。
从分项指数看,监测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29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启动21起贸易救济调查,向WTO提交TBT(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和SPS(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通报96项,发布进出口限制措施8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56项。其中,贸易救济措施指数在五类措施指数中居首位。2023年以来,除贸易救济措施同比增长外,其他四类分项措施同比继续呈下降态势。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52,处于高位,较前月下降1274个点。当月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3.3%,环比下降55.6%。机械设备、电子、运输设备、轻工和医药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此外,记者从该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12月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月度观察报告有三个主要发现。一是知识产权政策措施方面,美国专利商标局将实施“申请前试点”审查计划,旨在通过使用专利工具检索,帮助首次申请专利的申请人评估其发明是否具有本领域的创新性。日本就“专利非公开申请”颁布新法令,对日本专利局和专利申请人之间的必要手续等进行规定。韩国特许厅和警察厅联合发布全球首份国际刑警组织在工业产权领域的紫色通缉令,旨在预防公司生产和销售假冒产品,提高各国公民对假冒产品的认知。
二是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新版《绿色技术手册》,介绍减少排放和推进可持续实践的绿色技术,旨在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减缓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与其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
三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与欧盟继续就知识产权领域开展双边合作。中国—丹麦、中国—智利专利审查高速路试点项目延长。越南与欧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开发信息技术系统、数据库建设、实务审查等知识产权领域相关问题展开合作。
商事法律服务是中国贸促会四条业务主线之一。杨帆介绍,过往一年,中国贸促会在多元化纠纷解决领域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可圈可点,主要表现在受理案件量质双升,国际合作走深走实,涉外智库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持续加强。2024年,中国贸促会将继续调动各方资源,用好各类平台,广泛宣介仲裁、调解等多元争议解决业务,大力促进诉调对接、诉调仲对接等多元纠纷解决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多元纠纷解决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5月31日,云南、湖南、广东、广西、青岛、厦门等地税务部门集中公布6起涉税违法案件,其中包括自然人未依法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骗取出口退税、骗取税费优惠政策、加油站偷逃税等多种类型。
记者近日从中国贸促会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621.02万份,较上年同比增长16.05%。这表明过去一年,我国外贸企业虽然经历了风雨洗礼,但仍凭借顽强的韧性和拼劲扬帆出海,通过各类对外经贸活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中国贸促会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仍处高位,外贸企业需尽快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据介绍,2023年全国贸促系统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38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3%,签证份数共计391.43万份,同比增长13.44%;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651.52亿美元,同比增长7.07%,签证份数共计167.69万份,同比增长21.54%;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72.10亿美元,同比增长5.54%,签证份数共计21.81万份,同比增长38.15%。对此,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杨帆表示,全国贸促系统签发原产地证书特别是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量的稳定增长,说明随着我国加大自贸协定实施推广力度等稳外贸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享惠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提升。此外,RCEP生效两年来,区域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也为成员和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此外,2023年全国贸促系统共签发出境ATA单证册9273份,同比增长191.97%;相关ATA单证册涵盖货值约26.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34%;办证企业3729家,同比增长266.31%,均呈现大幅跃升态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出海企业仍面临全球经贸摩擦高企的总体形势。杨帆表示,2023年1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170,继续处于高位区间,比2022年同期上升29个点,比前月下降135个点。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上升8.5%,环比下降41.8%。从国别指数看,巴西、美国和墨西哥经贸摩擦指数在20个国家(地区)中位居前三,欧盟、美国和墨西哥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排名前三。从行业指数看,电子、机械设备和运输设备行业是经贸摩擦措施的主要冲突点。在监测的13个主要行业中,电子行业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居首位。
从分项指数看,监测的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29项进出口关税措施,启动21起贸易救济调查,向WTO提交TBT(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和SPS(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通报96项,发布进出口限制措施8项,发布其他限制性措施156项。其中,贸易救济措施指数在五类措施指数中居首位。2023年以来,除贸易救济措施同比增长外,其他四类分项措施同比继续呈下降态势。在涉华经贸摩擦方面,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52,处于高位,较前月下降1274个点。当月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3.3%,环比下降55.6%。机械设备、电子、运输设备、轻工和医药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此外,记者从该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12月全球知识产权保护指数月度观察报告有三个主要发现。一是知识产权政策措施方面,美国专利商标局将实施“申请前试点”审查计划,旨在通过使用专利工具检索,帮助首次申请专利的申请人评估其发明是否具有本领域的创新性。日本就“专利非公开申请”颁布新法令,对日本专利局和专利申请人之间的必要手续等进行规定。韩国特许厅和警察厅联合发布全球首份国际刑警组织在工业产权领域的紫色通缉令,旨在预防公司生产和销售假冒产品,提高各国公民对假冒产品的认知。
二是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方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新版《绿色技术手册》,介绍减少排放和推进可持续实践的绿色技术,旨在弥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减缓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与其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
三是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方面,中国与欧盟继续就知识产权领域开展双边合作。中国—丹麦、中国—智利专利审查高速路试点项目延长。越南与欧盟签署合作备忘录,就开发信息技术系统、数据库建设、实务审查等知识产权领域相关问题展开合作。
商事法律服务是中国贸促会四条业务主线之一。杨帆介绍,过往一年,中国贸促会在多元化纠纷解决领域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可圈可点,主要表现在受理案件量质双升,国际合作走深走实,涉外智库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持续加强。2024年,中国贸促会将继续调动各方资源,用好各类平台,广泛宣介仲裁、调解等多元争议解决业务,大力促进诉调对接、诉调仲对接等多元纠纷解决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多元纠纷解决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