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基层税务执法部门通过分类精准培训提升税务人员专业素质,通过规范细化管理推进公正文明执法,通过丰富数据管理强化税务执法监督。
建议基层税务执法部门通过分类精准培训提升税务人员专业素质,通过规范细化管理推进公正文明执法,通过丰富数据管理强化税务执法监督。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笔者调研发现,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的基层税务部门,在综合素质、执法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些基层部门税务执法有待加强
执法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一些基层税务部门,既精通税收业务、涉税法律知识,又会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较少。有的县局目前只有1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专业人才不足。
执法信息交互应用有待加强。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征管过程中涉及电子税务局、金三系统、税收大数据云平台等系统,但这些系统互相兼容度不够,税务管理中一些基础性数据处理仍需要人工操作,影响了行政效率。同时,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不畅。在基层,各政府部门对第三方涉税信息的需求与应用程度不同,税收征管往往需要土地、房管、金融、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的涉税数据,而有的部门很少需要使用税务部门的数据,导致不积极向税务部门提供涉税信息。
针对问题完善基层税务执法
针对查找发现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执法。
分类精准培训,提升税务人员专业素质。结合上述问题,建议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分层分类业务培训和实操性培训,比如,将计算机知识培训与综合税收业务培训相结合,全面提升风险应对团队的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此外,开展全税种风险应对和纳税评估及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一体化防范税收风险和执法风险工作,并通过旁听案件庭审、以案释法等方式提升基层税务人员的法治能力。
规范细化管理,推进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推进税收法治建设,提升执法精度。应立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和税务证明事项“两免”即办制等制度措施,进一步完善税务执法规定,分类明确税务执法流程,努力让纳税人在每一次税务执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建议进一步细化征管流程,完善执法程序。完善征管规范与风险防控工作规程,规范内容清单化、模板化、流程化。开展执法规范培训和研讨活动,对税务执法各环节涉及的程序和易错风险点进行梳理和提示,增强税务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防范执法风险能力。三是科学分配人力资源,完善风险管理。建议基层管理分局设立基础管理团队和风险应对团队,由基础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认定管理、纳税申报、税额缴纳、行政许可、证明办理、对纳税人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等工作;由风险应对团队负责风险任务应对工作,包括细化风险模型行业分类,优化风险指标,提高风险应对的准确性,处理税务行政处罚、税务行政诉讼等业务。
丰富数据管理,强化税务执法监督。一是综合利用征管系统的取数功能,实现涉税数据自动化分析。比如,依托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上线,全面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全国税源管理数据大集中,通过对企业的基础信息、申报信息、实际生产经营信息等进行整合对比,为执法分析和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源。二是打通第三方涉税信息屏障,搭建执法信息桥梁。也就是通过横向部门合作,实现税务局与城建局、交通局、人社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形成丰富的涉税数据管理体系,提高税务执法精准度。三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提高基层执法效率。即构建“全面覆盖、全程防控、全员有责”的税务执法信息化内控监督体系,前移风险防控关口,推动从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为主转变。
刚柔并济,落实精确执法。一是强化政策辅导,做到执行有尺度。在执法培训、程序执行、宣传引导上立足统一规范。比如,通过培训辅导使税务执法人员准确把握“首违不罚”事项内容、准确执行“首违不罚”的判断标准和执行口径。通过不定期分析不予处罚数据,使税务执法人员准确把握日常税收违法行为“什么可罚、什么要罚、什么不能罚、什么可不罚”。二是推进柔性执法,做到执法有温度。推行事前预警等执法方式,以柔性监管理念,推动纳税人从“首违”到“不违”转变。三是跟踪问效,做到落实有力度。组织法制、管理分局等部门召开业务联席会,提取并分析税务执法事项和行政处罚数据,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探讨疑点难点,研究对策。开展“首违不罚”回访行动,将“首违不罚”清单落实情况纳入执法督察内容,跟踪问效,倒逼税务人员不断提高执法精准度。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柏乡县税务局)
1月12日,《中国税务报纳税服务专刊》的政策解读版刊发了《认缴不出资,影响企业部分费用税前扣除》一文,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实施后,企业股东认缴不出资对税前扣除的影响。
建议基层税务执法部门通过分类精准培训提升税务人员专业素质,通过规范细化管理推进公正文明执法,通过丰富数据管理强化税务执法监督。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要求深入推进精确执法、精细服务、精准监管、精诚共治。笔者调研发现,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的基层税务部门,在综合素质、执法水平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些基层部门税务执法有待加强
执法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在一些基层税务部门,既精通税收业务、涉税法律知识,又会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复合型人才较少。有的县局目前只有1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律专业人才不足。
执法信息交互应用有待加强。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征管过程中涉及电子税务局、金三系统、税收大数据云平台等系统,但这些系统互相兼容度不够,税务管理中一些基础性数据处理仍需要人工操作,影响了行政效率。同时,第三方涉税信息共享不畅。在基层,各政府部门对第三方涉税信息的需求与应用程度不同,税收征管往往需要土地、房管、金融、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的涉税数据,而有的部门很少需要使用税务部门的数据,导致不积极向税务部门提供涉税信息。
针对问题完善基层税务执法
针对查找发现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执法。
分类精准培训,提升税务人员专业素质。结合上述问题,建议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分层分类业务培训和实操性培训,比如,将计算机知识培训与综合税收业务培训相结合,全面提升风险应对团队的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此外,开展全税种风险应对和纳税评估及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一体化防范税收风险和执法风险工作,并通过旁听案件庭审、以案释法等方式提升基层税务人员的法治能力。
规范细化管理,推进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推进税收法治建设,提升执法精度。应立足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税务行政处罚“首违不罚”、税务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和税务证明事项“两免”即办制等制度措施,进一步完善税务执法规定,分类明确税务执法流程,努力让纳税人在每一次税务执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建议进一步细化征管流程,完善执法程序。完善征管规范与风险防控工作规程,规范内容清单化、模板化、流程化。开展执法规范培训和研讨活动,对税务执法各环节涉及的程序和易错风险点进行梳理和提示,增强税务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防范执法风险能力。三是科学分配人力资源,完善风险管理。建议基层管理分局设立基础管理团队和风险应对团队,由基础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的税务登记、发票管理、认定管理、纳税申报、税额缴纳、行政许可、证明办理、对纳税人备案事项的后续管理等工作;由风险应对团队负责风险任务应对工作,包括细化风险模型行业分类,优化风险指标,提高风险应对的准确性,处理税务行政处罚、税务行政诉讼等业务。
丰富数据管理,强化税务执法监督。一是综合利用征管系统的取数功能,实现涉税数据自动化分析。比如,依托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上线,全面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全国税源管理数据大集中,通过对企业的基础信息、申报信息、实际生产经营信息等进行整合对比,为执法分析和评估提供有效的数据源。二是打通第三方涉税信息屏障,搭建执法信息桥梁。也就是通过横向部门合作,实现税务局与城建局、交通局、人社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形成丰富的涉税数据管理体系,提高税务执法精准度。三是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提高基层执法效率。即构建“全面覆盖、全程防控、全员有责”的税务执法信息化内控监督体系,前移风险防控关口,推动从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为主转变。
刚柔并济,落实精确执法。一是强化政策辅导,做到执行有尺度。在执法培训、程序执行、宣传引导上立足统一规范。比如,通过培训辅导使税务执法人员准确把握“首违不罚”事项内容、准确执行“首违不罚”的判断标准和执行口径。通过不定期分析不予处罚数据,使税务执法人员准确把握日常税收违法行为“什么可罚、什么要罚、什么不能罚、什么可不罚”。二是推进柔性执法,做到执法有温度。推行事前预警等执法方式,以柔性监管理念,推动纳税人从“首违”到“不违”转变。三是跟踪问效,做到落实有力度。组织法制、管理分局等部门召开业务联席会,提取并分析税务执法事项和行政处罚数据,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探讨疑点难点,研究对策。开展“首违不罚”回访行动,将“首违不罚”清单落实情况纳入执法督察内容,跟踪问效,倒逼税务人员不断提高执法精准度。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柏乡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