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税收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稳定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营造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税制环境。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税收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稳定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营造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税制环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关键任务”“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等表述,凸显了新型工业化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推进新型工业化,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系列支持举措不可或缺。
新型工业化的
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新型工业化具有丰富内涵和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由此可以看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动态调整并日渐丰富。
回顾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新时代新征程新型工业化至少包括以下“新”意: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工业化;以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内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工业化;以自主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业化;以绿色低碳作为生态底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业化;以数实融合作为技术特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以开放循环作为空间形态,适应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工业化。
加快推进
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
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从实现高质量发展来看,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构建国际竞争优势来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巩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增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
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
随着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凸显,极大地促进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增值税制度改革与完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从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提高了企业机器设备投资及设备更新换代的积极性,对推动制造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开,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促进高端服务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率先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和部分行业实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制度。2022年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3.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促进企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优惠税率、特定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所得减免税、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等特定企业所得减免税等政策,极大地助推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的实施也激发了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热情。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5%,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77%。
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的改革与完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09年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之后不断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和税率。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2012年实施的车船税法对乘用车按排气量大小实行差别税率。2016年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调整征税范围、税基和税率,在部分地区试点征收水资源税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18年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开征环境保护税。此外,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对节能环保项目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这一系列政策在引导企业治污减排、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助力绿色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未来,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稳定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一是稳定性,比如,将新出台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增加申报享受时点等优惠政策制度化、长期化,持续营造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税制环境。二是精准性,针对创新主体、创新环节、创新要素、创新行为等分类施策,加大对战略关键领域产业链、工业基础领域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有效性,加强税收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合力。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1月12日,《中国税务报纳税服务专刊》的政策解读版刊发了《认缴不出资,影响企业部分费用税前扣除》一文,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实施后,企业股东认缴不出资对税前扣除的影响。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税收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稳定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持续营造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税制环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关键任务”“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等表述,凸显了新型工业化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推进新型工业化,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系列支持举措不可或缺。
新型工业化的
内涵及阶段性特征
新型工业化具有丰富内涵和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由此可以看到,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时俱进,不断动态调整并日渐丰富。
回顾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新时代新征程新型工业化至少包括以下“新”意:是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根本宗旨,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工业化;以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内涵,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工业化;以自主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业化;以绿色低碳作为生态底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业化;以数实融合作为技术特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业化;以开放循环作为空间形态,适应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工业化。
加快推进
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
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利于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从实现高质量发展来看,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应用最集中、创新溢出效应最强的领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构建国际竞争优势来看,我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巩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利于增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竞争力。
发挥财税政策作用
支持推进新型工业化
随着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日益凸显,极大地促进了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增值税制度改革与完善,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从生产型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提高了企业机器设备投资及设备更新换代的积极性,对推动制造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营改增全面推开,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促进高端服务业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率先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和部分行业实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制度。2022年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了40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33.2%,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企业所得税制度改革与完善,促进企业创新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优惠税率、特定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所得减免税、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等特定企业所得减免税等政策,极大地助推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的实施也激发了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的热情。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5.5%,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8.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了77%。
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的改革与完善,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09年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之后不断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和税率。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减免车辆购置税。2012年实施的车船税法对乘用车按排气量大小实行差别税率。2016年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调整征税范围、税基和税率,在部分地区试点征收水资源税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2018年对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开征环境保护税。此外,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对节能环保项目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这一系列政策在引导企业治污减排、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助力绿色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2%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
未来,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财税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稳定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一是稳定性,比如,将新出台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增加申报享受时点等优惠政策制度化、长期化,持续营造激励企业创新投入的税制环境。二是精准性,针对创新主体、创新环节、创新要素、创新行为等分类施策,加大对战略关键领域产业链、工业基础领域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三是有效性,加强税收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合力。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