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享受优惠过程中,纳税人需要关注再担保服务客体——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具体规定。
前段时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延续执行农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担保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公告),明确纳税人为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借款、发行债券提供融资担保取得的担保费收入,以及为上述融资担保(以下称原担保)提供再担保取得的再担保费收入,免征增值税。
18号公告是《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90号)第六条规定的延续,将融资担保(含再担保)的免税政策延续到2027年12月31日。自2018年1月1日实行以来,融资担保(含再担保)的免税优惠扩围到部分普惠金融领域,有效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享受优惠过程中,纳税人需要关注再担保服务客体——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具体规定。
农户
从18号公告第一条的规定不难看出,纳税人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提供的再担保服务,收入可以免征增值税。需要提醒的是,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有各自的判定标准——只有向满足要求的客体提供再担保服务,纳税人才能享受18号公告的优惠。
能享受18号公告优惠的农户,指的是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一年以上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和国有农场的职工。
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以及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例如,王某一家均为乡镇户口(非城关镇)且保留承包耕地,于2021年1月1日举家外出务工至今未归,则自2022年1月1日起,不属于18号公告所列农户范围。
18号公告第二条明确,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农户担保、再担保的判定,应以原担保生效时被担保人是否属于农户为准。例如,2021年6月1日,刘某举家迁至某乡镇(非城关镇)居住。2022年10月1日,刘某向银行借款,并与担保人张某签订担保合同。2023年1月1日,刘某举家迁至市区生活,则即日起,刘某一家不再符合18号公告中的农户标准。但与张某签订担保合同时,刘某一家为“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一年以上的住户”,是符合18号公告要求的农户,因此,该份担保合同免征增值税。
小微企业
18号公告所称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指的是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其中,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指标,均以原担保生效时的实际状态确定;营业收入指标以原担保生效前12个自然月的累计数确定,不满12个自然月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营业收入(年)=企业实际存续期间营业收入÷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例如,甲公司为建筑类企业,成立于2021年11月,资产总额3000万元,由于资金周转需求,于2022年8月向银行申请借款,并与王某签订担保合同,甲公司成立至2022年8月共取得营业收入2000万元,则甲公司年营业收入为2000÷10×12=2400(万元)。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明确,建筑业中,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因此,甲公司属于建筑业的小型企业,其与王某签订的担保合同免征增值税。
其他注意事项
18号公告第一条明确,再担保合同对应多个原担保合同的,原担保合同应全部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否则,再担保合同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举例来说,乙公司为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2022年8月1日,丙担保公司与乙公司签订A担保合同,担保费用为10万元。丁公司为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型企业。2022年10月1日,丙担保公司与丁公司签订B担保合同,担保费用为15万元。2023年8月1日,戊担保公司(位于市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丙担保公司签订C再担保合同,并取得不含税担保费用收入12万元。C再担保合同包括丙担保公司分别与乙公司、丁公司签订的两份原担保合同(A担保合同、B担保合同)。因B担保合同的服务主体为中型企业,不符合18号公告中所列免征增值税条件,C再担保合同所对应的原担保合同并非全部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因此,戊担保公司签订的C再担保合同,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120000×6%×(1+7%+3%+2%)=8064(元)。
需要提醒的是,纳税人应将相关免税证明材料留存备查,单独核算符合免税条件的融资担保费和再担保费收入。尤其是存在兼营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和简易计税项目的纳税人,在申报时应当正确划分用于各类业务的进项税额,将免税金额填写至对应免税栏次,防范进项税额抵扣有误引发的税务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衢州市柯城区税务局)
1月12日,《中国税务报纳税服务专刊》的政策解读版刊发了《认缴不出资,影响企业部分费用税前扣除》一文,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公司法(以下简称新公司法)实施后,企业股东认缴不出资对税前扣除的影响。
前段时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延续执行农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担保增值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8号,以下简称18号公告),明确纳税人为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借款、发行债券提供融资担保取得的担保费收入,以及为上述融资担保(以下称原担保)提供再担保取得的再担保费收入,免征增值税。
18号公告是《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90号)第六条规定的延续,将融资担保(含再担保)的免税政策延续到2027年12月31日。自2018年1月1日实行以来,融资担保(含再担保)的免税优惠扩围到部分普惠金融领域,有效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享受优惠过程中,纳税人需要关注再担保服务客体——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的具体规定。
农户
从18号公告第一条的规定不难看出,纳税人向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提供的再担保服务,收入可以免征增值税。需要提醒的是,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有各自的判定标准——只有向满足要求的客体提供再担保服务,纳税人才能享受18号公告的优惠。
能享受18号公告优惠的农户,指的是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一年以上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和国有农场的职工。
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以及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例如,王某一家均为乡镇户口(非城关镇)且保留承包耕地,于2021年1月1日举家外出务工至今未归,则自2022年1月1日起,不属于18号公告所列农户范围。
18号公告第二条明确,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农户担保、再担保的判定,应以原担保生效时被担保人是否属于农户为准。例如,2021年6月1日,刘某举家迁至某乡镇(非城关镇)居住。2022年10月1日,刘某向银行借款,并与担保人张某签订担保合同。2023年1月1日,刘某举家迁至市区生活,则即日起,刘某一家不再符合18号公告中的农户标准。但与张某签订担保合同时,刘某一家为“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一年以上的住户”,是符合18号公告要求的农户,因此,该份担保合同免征增值税。
小微企业
18号公告所称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指的是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其中,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指标,均以原担保生效时的实际状态确定;营业收入指标以原担保生效前12个自然月的累计数确定,不满12个自然月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营业收入(年)=企业实际存续期间营业收入÷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例如,甲公司为建筑类企业,成立于2021年11月,资产总额3000万元,由于资金周转需求,于2022年8月向银行申请借款,并与王某签订担保合同,甲公司成立至2022年8月共取得营业收入2000万元,则甲公司年营业收入为2000÷10×12=2400(万元)。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明确,建筑业中,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因此,甲公司属于建筑业的小型企业,其与王某签订的担保合同免征增值税。
其他注意事项
18号公告第一条明确,再担保合同对应多个原担保合同的,原担保合同应全部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否则,再担保合同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
举例来说,乙公司为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小型企业。2022年8月1日,丙担保公司与乙公司签订A担保合同,担保费用为10万元。丁公司为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型企业。2022年10月1日,丙担保公司与丁公司签订B担保合同,担保费用为15万元。2023年8月1日,戊担保公司(位于市区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与丙担保公司签订C再担保合同,并取得不含税担保费用收入12万元。C再担保合同包括丙担保公司分别与乙公司、丁公司签订的两份原担保合同(A担保合同、B担保合同)。因B担保合同的服务主体为中型企业,不符合18号公告中所列免征增值税条件,C再担保合同所对应的原担保合同并非全部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因此,戊担保公司签订的C再担保合同,应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及其附加税费:120000×6%×(1+7%+3%+2%)=8064(元)。
需要提醒的是,纳税人应将相关免税证明材料留存备查,单独核算符合免税条件的融资担保费和再担保费收入。尤其是存在兼营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和简易计税项目的纳税人,在申报时应当正确划分用于各类业务的进项税额,将免税金额填写至对应免税栏次,防范进项税额抵扣有误引发的税务风险。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衢州市柯城区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