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为激发企业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为激发企业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让企业多减一些负担,增添更大的发展动力。
当前,国内外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企业降成本政策的效用受到挑战。如何精准有力降低企业成本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重点关注话题。多位代表委员表示,降低企业成本不能仅靠财政政策支持,而是需要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在短期增强减税降费政策精准性的同时,还要站在中长期的角度,从降低投入风险、熨平周期波动、改善制度环境的角度,降低企业风险成本。
增强减税降费政策
精准性针对性
经营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运行肌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指出,经营主体到底活力如何,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前景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一个焦点,即企业成本。可以说,企业成本集中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
近年来,为应对新冠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展大规模减税降费,仅在2022年,财政部门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就超过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货币政策也分别通过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和多项结构性工具积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过去一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
在去年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规模创历史新高后,代表委员也对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抱有期待。“近年来,公司享受各项税收优惠金额达1.8亿元,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税收成本。希望国家接下来能出台一些专门针对智能制造、光电子行业的定制化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说。
刘昆已明确表示,今年将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法律援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张连起表示,下一步税费支持政策要继续重点围绕扩内需促消费、支持科技创新等内容,为相关产业、相关企业减负担、添活力,释放更多潜能。对于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此前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等,也要保持纾困支持力度,扶上马、送一程。瞄准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增强精准性针对性。
更大力度
降低企业长期成本
近期多项调研指出,我国许多企业的综合成本负担依然较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调研发现,虽然企业税费成本、融资成本在去年有所下降,但当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仍然突出,并对降成本政策效果形成对冲,企业成本负担压力仍然较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同样指出,部分地区企业成本负担依然较重。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接下来,应该多措并举,努力降低企业的长期成本,比如降低企业研发风险与成本、加大长周期资金支持等,提升企业中长期发展信心。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提案中建议,延长“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还本付息时间、开展贷款保证保险、设立专项投资基金。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提案中建议,研发支持农业领域的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熨平企业产业周期,提高企业对农业进行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信心和积极性。
“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公共风险收敛乃至最小化,仅仅依靠宏观政策是不够的。”刘尚希表示,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来破解结构性和长期性问题,比如,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妨碍了农民群体的发展,也导致其收入和劳动技能难以提升。这是当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所面临的最大风险。短期来看,必须扩大内需,在农民市民化上做文章,以公共消费带动私人消费;长期来看,必须以公共消费促进人力资本的平等积累。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为激发企业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日前,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税费优惠政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让企业多减一些负担,增添更大的发展动力。
当前,国内外形势更趋复杂严峻,企业降成本政策的效用受到挑战。如何精准有力降低企业成本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的重点关注话题。多位代表委员表示,降低企业成本不能仅靠财政政策支持,而是需要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在短期增强减税降费政策精准性的同时,还要站在中长期的角度,从降低投入风险、熨平周期波动、改善制度环境的角度,降低企业风险成本。
增强减税降费政策
精准性针对性
经营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运行肌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指出,经营主体到底活力如何,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前景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一个焦点,即企业成本。可以说,企业成本集中反映了宏观经济运行的状态。
近年来,为应对新冠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叠加冲击,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展大规模减税降费,仅在2022年,财政部门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就超过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货币政策也分别通过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和多项结构性工具积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过去一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
在去年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规模创历史新高后,代表委员也对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抱有期待。“近年来,公司享受各项税收优惠金额达1.8亿元,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税收成本。希望国家接下来能出台一些专门针对智能制造、光电子行业的定制化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说。
刘昆已明确表示,今年将增强财政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大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法律援助与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张连起表示,下一步税费支持政策要继续重点围绕扩内需促消费、支持科技创新等内容,为相关产业、相关企业减负担、添活力,释放更多潜能。对于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此前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服务业等,也要保持纾困支持力度,扶上马、送一程。瞄准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增强精准性针对性。
更大力度
降低企业长期成本
近期多项调研指出,我国许多企业的综合成本负担依然较大。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调研发现,虽然企业税费成本、融资成本在去年有所下降,但当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仍然突出,并对降成本政策效果形成对冲,企业成本负担压力仍然较大。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同样指出,部分地区企业成本负担依然较重。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接下来,应该多措并举,努力降低企业的长期成本,比如降低企业研发风险与成本、加大长周期资金支持等,提升企业中长期发展信心。比如,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提案中建议,延长“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还本付息时间、开展贷款保证保险、设立专项投资基金。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提案中建议,研发支持农业领域的长周期专项金融产品,熨平企业产业周期,提高企业对农业进行资本投入和技术投入的信心和积极性。
“降低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公共风险收敛乃至最小化,仅仅依靠宏观政策是不够的。”刘尚希表示,还需要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来破解结构性和长期性问题,比如,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妨碍了农民群体的发展,也导致其收入和劳动技能难以提升。这是当前我国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所面临的最大风险。短期来看,必须扩大内需,在农民市民化上做文章,以公共消费带动私人消费;长期来看,必须以公共消费促进人力资本的平等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