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韧性强、规模大。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数说实绩
外贸
2022年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 7.7%
出口 24.0万亿元 ▲10.5%
进口 18.1万亿元 ▲4.3%
这是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
也是连续第六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
2022年1-11月
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
54046.1亿元 同比增长 15.6%
服务出口 25835.0亿元 ▲15.5%
服务进口 28211.1亿元 ▲15.6%
逆差 2376.2亿元
外资
2022年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12326.8亿元 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6.3%
折合1891.3亿美元 ▲8.0% 保持稳定增长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3237.0亿元 同比增长 46.1%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 同比增长 28.3%
主要来源地投资普遍增长
韩国 ▲64.2%
欧盟 ▲9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7.2%
英国 ▲40.7%
德国 ▲52.9%
东盟 ▲8.2%
外贸实现 量质齐升
进出口韧性强、规模大。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贸易伙伴结构优、增势好。2022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52万亿、5.65万亿和5.0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6%和3.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提升3.2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5%。
一般贸易增长快、比重升。202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6.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占进出口总值的63.7%,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4%;进口11.56万亿元,同比增长6.7%。
外贸主体数量增、活力强。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同比增加5.6%。其中,民营企业51万家,同比增加7%;进出口2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占进出口总值的50.9%,提升2.3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供需稳、优势足。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20.6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占进出口总值的49.1%。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同比增长67.8%、86.7%和82.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28万亿元,同比增长8.9%。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3.19万亿元,同比增长40.9%;农产品进口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外资实现 保稳促优
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高技术产业引资保持良好势头。2022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3%,占全国的36.1%,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服务分别同比增长56.8%、35%和21.3%。
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全国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65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的53%。一批制造业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例如,德国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沈阳华晨宝马第三工厂项目等陆续投入运营,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开放平台积极发挥引资带动作用。2022年1-11月,北京等5省市服务业吸收外资476.9亿美元,全国占比达36.8%,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国均值7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198.5亿元,同比增长16.8%,以不到千分之四的面积吸引了近16.6%的外资;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同比增长42.1%,占比达19.6%。
稳外贸
稳住外贸订单。多地积极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通过组团包机、亮相展会、拜访客户、洽谈合作等方式,主动拥抱海外市场,外贸企业拓市场、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大大增强。办好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加强对境外采购商的招商招展。鼓励贸促机构、会展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方式举办境外自办展会,推动提升办展规模。提升海外市场信息服务供给能力,帮助外贸企业获取更多优质海外市场信息。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增强接单信心。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做好贸易促进工作,支持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对接洽谈,为外贸企业人员出境开展商务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
稳住外贸主体。指导企业用好普惠金融、稳岗就业等普惠性政策。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好稳外贸相关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有效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持续引导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优化产品,为更多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增强外贸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保障外贸货物运输畅通。在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商务部与交通运输部建立了密切联动渠道,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海运 航空 铁路口岸外贸进口货物标准作业程序参考》;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口岸不合理收费,加强海运口岸收费主体监管,努力降低外贸企业费用和成本。
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支持物流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和大型跨境电商卖家等专业化主体建设海外仓,增设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出口。
稳外资
加紧推出相关配套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促进制造业吸引外资配套文件,以制造业为重点,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并重,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外资促进和服务,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积极推出促进外商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措施,在引进人才、便利研发、支持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外商促进科技创新。
推动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按照抓龙头外资企业和项目、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抓制造业引资、抓技术创新原则,滚动形成新一批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并在此基础上推出制造业领域标志性外资项目。
进一步提升外资服务水平。继续发挥好外资专班的作用,通过座谈、视频会等多种方式强化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积极回应外资企业的诉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提供更大程度的便利。
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外资法治环境,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组织完成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清理,推动废止、修订、制定法规文件520部。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外商投资法执法检查,督促各地切实执行好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维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政策支持外贸外资强韧性添活力
《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针对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提出六方面措施,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保生产保履约,支持优势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抓订单;办好第13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上展;发挥外贸创新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稳外贸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贸易畅通。
《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提出了3个方面共15项措施。包括,优化投资环境,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高标准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推动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开展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提升国际投资公共服务平台效能;加强投资服务,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加强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强化外商投资企业金融支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支持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引导投资方向,实施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配套政策,鼓励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跨国公司到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
《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
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3年。要求各试点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紧紧围绕本地区发展定位,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至此,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形成了“1+10”的发展格局。
《关于同意在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
在鄂尔多斯市、扬州市、镇江市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继续开展先行先试,并适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零售进口监管等政策措施。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已分五批设立10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关于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的函》
新设天津王兰庄国际商贸城、河北唐山国际商贸交易中心等8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着力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至此,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增至39个。
新增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增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要求新设立进口示范区从各自地区开放实际出发,切实强化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示范引领四大作用。截至目前,进口示范区已达43个。
《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积极探索高水平开放路径、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健全文化贸易合作机制、提升便利化水平等七个方面28项具体任务举措,为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注入新动力。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建成若干覆盖全国的文化贸易专业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平台和行业领军企业。
《关于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若干措施的通知》
从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强化制造业项目要素保障、着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四个方面提出12条支持举措。围绕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稳定和扩大制造业引资规模,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所需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瓶颈制约。
《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
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并提出完善法规制度、促进标准认证衔接、培育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优化内外贸发展环境、创新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培养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七项试点任务。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孟妮 晏澜菲 整理)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数说实绩
外贸
2022年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42.1万亿元
同比增长 7.7%
出口 24.0万亿元 ▲10.5%
进口 18.1万亿元 ▲4.3%
这是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
也是连续第六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
2022年1-11月
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
54046.1亿元 同比增长 15.6%
服务出口 25835.0亿元 ▲15.5%
服务进口 28211.1亿元 ▲15.6%
逆差 2376.2亿元
外资
2022年
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
12326.8亿元 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 6.3%
折合1891.3亿美元 ▲8.0% 保持稳定增长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
3237.0亿元 同比增长 46.1%
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 同比增长 28.3%
主要来源地投资普遍增长
韩国 ▲64.2%
欧盟 ▲9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7.2%
英国 ▲40.7%
德国 ▲52.9%
东盟 ▲8.2%
外贸实现 量质齐升
进出口韧性强、规模大。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在2021年高基数基础上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贸易伙伴结构优、增势好。2022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52万亿、5.65万亿和5.0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5.6%和3.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9.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32.9%,提升3.2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7.5%。
一般贸易增长快、比重升。202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6.81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占进出口总值的63.7%,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4%;进口11.56万亿元,同比增长6.7%。
外贸主体数量增、活力强。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同比增加5.6%。其中,民营企业51万家,同比增加7%;进出口2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占进出口总值的50.9%,提升2.3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供需稳、优势足。2022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出口20.6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占进出口总值的49.1%。其中,太阳能电池、锂电池和汽车出口分别同比增长67.8%、86.7%和82.2%。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28万亿元,同比增长8.9%。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3.19万亿元,同比增长40.9%;农产品进口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外资实现 保稳促优
2022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高技术产业引资保持良好势头。2022年,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8.3%,占全国的36.1%,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信息服务分别同比增长56.8%、35%和21.3%。
大项目带动作用增强。全国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65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的53%。一批制造业外资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例如,德国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沈阳华晨宝马第三工厂项目等陆续投入运营,空中客车中国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开放平台积极发挥引资带动作用。2022年1-11月,北京等5省市服务业吸收外资476.9亿美元,全国占比达36.8%,同比增长10.2%,高于全国均值7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198.5亿元,同比增长16.8%,以不到千分之四的面积吸引了近16.6%的外资;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同比增长42.1%,占比达19.6%。
稳外贸
稳住外贸订单。多地积极组织外贸企业“走出去”,通过组团包机、亮相展会、拜访客户、洽谈合作等方式,主动拥抱海外市场,外贸企业拓市场、接订单的渠道和信心大大增强。办好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加强对境外采购商的招商招展。鼓励贸促机构、会展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方式举办境外自办展会,推动提升办展规模。提升海外市场信息服务供给能力,帮助外贸企业获取更多优质海外市场信息。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增强接单信心。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做好贸易促进工作,支持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对接洽谈,为外贸企业人员出境开展商务活动提供便利和支持。
稳住外贸主体。指导企业用好普惠金融、稳岗就业等普惠性政策。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好稳外贸相关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有效激发外贸主体活力。持续引导外贸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优化产品,为更多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汇率避险和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增强外贸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保障外贸货物运输畅通。在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下,商务部与交通运输部建立了密切联动渠道,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海运 航空 铁路口岸外贸进口货物标准作业程序参考》;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口岸不合理收费,加强海运口岸收费主体监管,努力降低外贸企业费用和成本。
推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支持物流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和大型跨境电商卖家等专业化主体建设海外仓,增设新一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出口。
稳外资
加紧推出相关配套措施。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出台促进制造业吸引外资配套文件,以制造业为重点,坚持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并重,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优化外资促进和服务,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积极推出促进外商设立研发中心的政策措施,在引进人才、便利研发、支持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外商促进科技创新。
推动一批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按照抓龙头外资企业和项目、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抓制造业引资、抓技术创新原则,滚动形成新一批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并在此基础上推出制造业领域标志性外资项目。
进一步提升外资服务水平。继续发挥好外资专班的作用,通过座谈、视频会等多种方式强化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积极回应外资企业的诉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经营、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提供更大程度的便利。
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了外资法治环境,截至2022年上半年,已组织完成与外商投资法不符的法规清理,推动废止、修订、制定法规文件520部。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外商投资法执法检查,督促各地切实执行好投资促进、保护和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维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政策支持外贸外资强韧性添活力
《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针对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提出六方面措施,着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保生产保履约,支持优势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抓订单;办好第132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线上展;发挥外贸创新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稳外贸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贸易畅通。
《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提出了3个方面共15项措施。包括,优化投资环境,深入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高标准落实外资准入后国民待遇,推动外资项目签约落地,强化土地要素保障,开展国际产业投资合作系列活动,提升国际投资公共服务平台效能;加强投资服务,便利国际商务人员往来,加强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强化外商投资企业金融支持,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支持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引导投资方向,实施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配套政策,鼓励外资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引导外资积极参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跨国公司到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
《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
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试点期为自批复之日起3年。要求各试点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紧紧围绕本地区发展定位,进一步推进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至此,我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形成了“1+10”的发展格局。
《关于同意在鄂尔多斯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
在鄂尔多斯市、扬州市、镇江市等27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继续开展先行先试,并适用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零售进口监管等政策措施。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已分五批设立105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发展格局。
《关于加快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的函》
新设天津王兰庄国际商贸城、河北唐山国际商贸交易中心等8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着力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逐步形成适应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的管理制度和规则。至此,全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增至39个。
新增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增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要求新设立进口示范区从各自地区开放实际出发,切实强化贸易促进和贸易创新两大功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发挥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示范引领四大作用。截至目前,进口示范区已达43个。
《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提出了积极探索高水平开放路径、大力发展数字文化贸易、健全文化贸易合作机制、提升便利化水平等七个方面28项具体任务举措,为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注入新动力。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建成若干覆盖全国的文化贸易专业服务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平台和行业领军企业。
《关于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若干措施的通知》
从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强化制造业项目要素保障、着力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四个方面提出12条支持举措。围绕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稳定和扩大制造业引资规模,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所需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瓶颈制约。
《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
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并提出完善法规制度、促进标准认证衔接、培育一体化经营市场主体、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优化内外贸发展环境、创新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培养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七项试点任务。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孟妮 晏澜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