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超4万亿元一揽子税费支持政策,缓解企业等市场主体资金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今年超4万亿元一揽子税费支持政策,缓解企业等市场主体资金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其中部分政策属于阶段性优惠政策,不少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到期,这些政策是否延续备受市场关注。
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随后在解读明年财政政策重点时表示,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2023年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仍将面临困难,对于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依然比较困难,部分针对小微、个体户、困难行业的税费支持政策到期可以考虑延续,比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等,给予企业必要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而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部分税费支持政策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等,以便惠及更多纳税人。
2023税费政策延续年
从往年看,一些行之有效的阶段性税费支持政策不断完善并延续,成为给企业纾困、稳定宏观经济的关键一招。
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等,中国实施力度空前的一揽子税费支持政策,除了传统的减税降费外,还包括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缓税费等,而且这些政策有些属于制度性政策,长期有效,有些属于阶段性政策,不少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到期。而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部分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延续是不少业内专家的共识。
“由于近三年疫情对于经济社会的深入影响,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作为跨周期调节的一些税费支持政策应该考虑适度延续。”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告诉第一财经。
普华永道中国行业发展与税务战略主管合伙人李军表示,今年年底到期的税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于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税费减免政策;二是对于特定行业,比如生活性服务业、公共交通运输、快递收派等困难行业实行较大力度的加计抵减、免征增值税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缘于疫情给中小微企业及餐饮、旅游、快递、旅客运输等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家有必要在税收上对这些企业予以支持。
“目前,我国经济处在疫情后刚开始回暖的过程中,这些企业的困难仍然存在,因此,这些纾困政策仍然有必要在2023年延续。”李军说。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对第一财经称,中国实施多年的减税降费改革,现阶段我国的广义和狭义宏观税负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继续进行大规模持续性减税降费的空间不大。但考虑到2023年是新冠疫情之后,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一年,应注重结构性减税降费,将减税降费的重点放到重点企业以及重点行业之上,而小微企业、个体户、困难行业显然是下一步到期税费支持政策延续的主要对象。
为了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中国6000多万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从今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免征3%征收率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另外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起征点每月15万元优惠政策,也将在今年底到期。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户年应纳税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分别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也在今年底到期等。
田志伟建议,明年延续上述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和小型微利企业、个体户再减半征税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个体工商户享受减税降费3285亿元,预计全年4300亿元左右。
田志伟建议,今年底到期的快递收派服务、公共运输服务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也应延续。中小微企业新购置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所得税扣除优惠政策也可以延续。
为了激励企业创新,国务院在第四季度对现行按75%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统一提高到100%,以鼓励改造和更新设备。另外,为了帮助制造业纾困,今年多次延期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费政策,在明年初陆续到期。这些政策未来是否延续也备受关注。
留抵退税进一步优化
今年超4万亿元税费支持政策中,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就超过2.3万亿元,成为今年税费支持政策的主力。未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走向牵动着企业的心。
从今年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来看,除了针对所有小微、个体户外,大中型企业享受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从原先的制造业等六个行业,扩大至住宿和餐饮等14个行业。而且退税进度不断加快,基本在上半年完成。
李军表示,国家在2022年初及时扩大留抵退税政策,惠及中小微企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科研技术企业以及大量生产生活性服务企业,帮助企业缓解了疫情情况下的现金流压力。除疫情影响外,留抵退税也是与国际接轨、完善增值税税制的重要一环。
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增值税法草案,草案明确,当期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的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者予以退还。
李旭红表示,留抵退税政策是增值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增值税立法落实税收法定之后,将可以使该项制度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市场的预期也更为清晰,逐渐将其从阶段性的税费支持政策发展成为规范化的保障增值税中性的一项制度安排。
“留抵退税政策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取消,而将随着增值税立法的进程并视财政承受能力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例如,将留抵退税政策逐步扩大到所有行业、企业,建立较为简洁和规范的留抵退税操作程序,让纳税人可以更加简便、准确地每月计算确认留抵退税额,是我们可以考虑的完善方向。”李军说。
田志伟表示,目前符合纳税信用评级为A级或B级的企业,才有资格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优惠政策。从现行纳税信用评级规则来看,共分为A、B、C、D、M五个等级。一个新成立的企业可能需要16~28个月才能评为B级,进而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资格。而部分新设立企业往往具有投资支出大而销售收入少的特点,易形成较大的增值税留抵税额,亟待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支持。但贸然放开新设立企业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确会形成一定的偷逃税风险。
“建议允许新设企业在不满一个评价年度时提前向税务机关申请进行纳税信用评级。从而在控制偷逃税风险的情况下,扩大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范围,帮助资质良好的新设企业减轻成立初期的经营成本,助力创新创业。”田志伟说。
当然,由于今年大量退还了存量留抵税额,这消化了此前积压的留抵税额。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近日公开表示,以前结存的留抵税额有3万亿元以上,今年大部分已经消化,明年留抵退税效果会减弱。
李军认为,今年为了缓解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对于企业的税费支持力度超过4万亿元。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民众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逐步转向乐观,2023年我国的经济很可能相应回暖,给企业带来发展契机。在对未来经济预判向好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到去年大量企业已经一次性取得存量留抵退税,明年的税费支持力度相比今年可能有所下降。
“要注重税费减免的规模管理,注重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性,使其与财政可持续性发展相适应,形成税收与经济间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合理的企业税收负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企业的发展也构成了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而财政的可持续性以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作为基础保障。”李旭红说。
她表示,展望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在税收领域,应紧密结合新发展阶段我国的国情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通过实施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同时,积极发挥税收征管数字化技术的潜能,提高办税效能,降低遵从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李军表示,明年税费支持的重点仍然是小微企业以及特定行业,有可能会考虑进一步支持高科技企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研发及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以进一步配合及推动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同时,建议税费支持政策进一步考虑出口贸易的稳定与发展,给予货物及服务的出口退税更多的便利和更宽松的环境。
据台湾《旺报》11月18日报道,据陆媒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17日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投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今年超4万亿元一揽子税费支持政策,缓解企业等市场主体资金困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其中部分政策属于阶段性优惠政策,不少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到期,这些政策是否延续备受市场关注。
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随后在解读明年财政政策重点时表示,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2023年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仍将面临困难,对于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
多位财税专家告诉第一财经,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依然比较困难,部分针对小微、个体户、困难行业的税费支持政策到期可以考虑延续,比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等,给予企业必要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从而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部分税费支持政策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等,以便惠及更多纳税人。
2023税费政策延续年
从往年看,一些行之有效的阶段性税费支持政策不断完善并延续,成为给企业纾困、稳定宏观经济的关键一招。
今年为应对疫情冲击等,中国实施力度空前的一揽子税费支持政策,除了传统的减税降费外,还包括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缓税费等,而且这些政策有些属于制度性政策,长期有效,有些属于阶段性政策,不少在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到期。而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部分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延续是不少业内专家的共识。
“由于近三年疫情对于经济社会的深入影响,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作为跨周期调节的一些税费支持政策应该考虑适度延续。”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告诉第一财经。
普华永道中国行业发展与税务战略主管合伙人李军表示,今年年底到期的税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于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税费减免政策;二是对于特定行业,比如生活性服务业、公共交通运输、快递收派等困难行业实行较大力度的加计抵减、免征增值税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主要缘于疫情给中小微企业及餐饮、旅游、快递、旅客运输等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家有必要在税收上对这些企业予以支持。
“目前,我国经济处在疫情后刚开始回暖的过程中,这些企业的困难仍然存在,因此,这些纾困政策仍然有必要在2023年延续。”李军说。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对第一财经称,中国实施多年的减税降费改革,现阶段我国的广义和狭义宏观税负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国家。因此,我国未来继续进行大规模持续性减税降费的空间不大。但考虑到2023年是新冠疫情之后,我国经济复苏的重要一年,应注重结构性减税降费,将减税降费的重点放到重点企业以及重点行业之上,而小微企业、个体户、困难行业显然是下一步到期税费支持政策延续的主要对象。
为了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中国6000多万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从今年4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免征3%征收率的增值税优惠政策。另外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起征点每月15万元优惠政策,也将在今年底到期。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户年应纳税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分别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也在今年底到期等。
田志伟建议,明年延续上述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和小型微利企业、个体户再减半征税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个体工商户享受减税降费3285亿元,预计全年4300亿元左右。
田志伟建议,今年底到期的快递收派服务、公共运输服务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也应延续。中小微企业新购置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所得税扣除优惠政策也可以延续。
为了激励企业创新,国务院在第四季度对现行按75%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统一提高到100%,以鼓励改造和更新设备。另外,为了帮助制造业纾困,今年多次延期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费政策,在明年初陆续到期。这些政策未来是否延续也备受关注。
留抵退税进一步优化
今年超4万亿元税费支持政策中,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就超过2.3万亿元,成为今年税费支持政策的主力。未来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走向牵动着企业的心。
从今年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来看,除了针对所有小微、个体户外,大中型企业享受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大,从原先的制造业等六个行业,扩大至住宿和餐饮等14个行业。而且退税进度不断加快,基本在上半年完成。
李军表示,国家在2022年初及时扩大留抵退税政策,惠及中小微企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科研技术企业以及大量生产生活性服务企业,帮助企业缓解了疫情情况下的现金流压力。除疫情影响外,留抵退税也是与国际接轨、完善增值税税制的重要一环。
12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增值税法草案,草案明确,当期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的部分,可以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者予以退还。
李旭红表示,留抵退税政策是增值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增值税立法落实税收法定之后,将可以使该项制度的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市场的预期也更为清晰,逐渐将其从阶段性的税费支持政策发展成为规范化的保障增值税中性的一项制度安排。
“留抵退税政策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取消,而将随着增值税立法的进程并视财政承受能力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例如,将留抵退税政策逐步扩大到所有行业、企业,建立较为简洁和规范的留抵退税操作程序,让纳税人可以更加简便、准确地每月计算确认留抵退税额,是我们可以考虑的完善方向。”李军说。
田志伟表示,目前符合纳税信用评级为A级或B级的企业,才有资格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优惠政策。从现行纳税信用评级规则来看,共分为A、B、C、D、M五个等级。一个新成立的企业可能需要16~28个月才能评为B级,进而获得增值税留抵退税的资格。而部分新设立企业往往具有投资支出大而销售收入少的特点,易形成较大的增值税留抵税额,亟待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支持。但贸然放开新设立企业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确会形成一定的偷逃税风险。
“建议允许新设企业在不满一个评价年度时提前向税务机关申请进行纳税信用评级。从而在控制偷逃税风险的情况下,扩大留抵退税政策的适用范围,帮助资质良好的新设企业减轻成立初期的经营成本,助力创新创业。”田志伟说。
当然,由于今年大量退还了存量留抵税额,这消化了此前积压的留抵税额。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近日公开表示,以前结存的留抵税额有3万亿元以上,今年大部分已经消化,明年留抵退税效果会减弱。
李军认为,今年为了缓解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政府对于企业的税费支持力度超过4万亿元。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民众对于未来的经济形势逐步转向乐观,2023年我国的经济很可能相应回暖,给企业带来发展契机。在对未来经济预判向好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到去年大量企业已经一次性取得存量留抵退税,明年的税费支持力度相比今年可能有所下降。
“要注重税费减免的规模管理,注重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性,使其与财政可持续性发展相适应,形成税收与经济间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合理的企业税收负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企业的发展也构成了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而财政的可持续性以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作为基础保障。”李旭红说。
她表示,展望2023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在税收领域,应紧密结合新发展阶段我国的国情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通过实施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同时,积极发挥税收征管数字化技术的潜能,提高办税效能,降低遵从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减轻负担,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李军表示,明年税费支持的重点仍然是小微企业以及特定行业,有可能会考虑进一步支持高科技企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研发及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以进一步配合及推动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同时,建议税费支持政策进一步考虑出口贸易的稳定与发展,给予货物及服务的出口退税更多的便利和更宽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