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如石油般重要。”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一次论坛上,专家们再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数据如石油般重要。”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一次论坛上,专家们再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近年来,国家对于“数据”的关注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在“十四五”规划中,“数据”一词出现了六十余次。
“数据”如此之重要,具体到涉税数据,作为一种“石油”,它能提炼出哪些品类?企业能用来干些啥?怎么才能用好?围绕这一话题,记者最近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企业。
提到涉税数据的价值,人们的第一反应大都和税相关。除此之外,它到底能用来做些什么?
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生表示,孤立的数据,其实没有多少价值,但是把数据联系起来,分析数据之间所揭示的业务关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数据就会变得有价值。
综合记者的采访情况,涉税数据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是有助于实现纳税申报的自动化。通过企业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发票数据的在线采集,运用预先编制的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计算和规则校验,可自动在线生成企业各税种纳税申报表。叶钢所在的大象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实施了不少大中型企业税务数字化项目,以住宅地产为核心业务的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企业通过对接自身的财务系统、发票系统、资产系统、合同系统等,实现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申报所需数据的自动化取数和计算,生成申报表后,又能通过税务机器人或与电子税务局的接口,做到智能化自动申报,确保申报数据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挖掘运用涉税数据的价值,还体现在推动企业管理的智能化上。
这一点,通过某汽车有限公司的经历可窥一斑。该公司全球营销网点有1500余家,对经销商的管理,最初主要通过经销商把发票复印件、扫描件或影像文件回传主机厂,以此印证交易真实,从而辅助考核或发放销售返利。但现实情况是主机厂只能收到60%左右的数据,给销售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为此,该公司开发启用了销项发票数字化解决方案,获取经销商发票的全票面信息,并对录入系统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进行高效统计和批量验真,杜绝利用假票、作废、红冲等手段来冒充汽车销量的情况。通过提取发票中的车架号、销方信息,与汽车经销商管理系统中的车辆流向等信息进行匹配,从而有效管理经销商,确保每一笔交易都真实。
企业管理的智能化,一方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比如,某集团企业财务部门通过“企业票池”归集的发票信息,收集集团成员特定原材料的采购数量、价格、供应商信息,集团其他部门进行采购管理时,借助其提供的分析数据,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涉税数据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有助于实现风险管理的前置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下简称平煤集团)是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5月,平煤集团的数字化智能风控系统上线运行,系统采集了财务、发票、纳税申报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外部信息数据,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实现税务风险的预警。据介绍,系统建成上线当月,平煤集团就针对总部及所属300多家分、子公司的纳税主体一键执行风险扫描,扫描出风险点约70多个,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10多个税种,成功实现了税务风险事前防控。通过对涉税数据的综合运用,平煤集团的税务风险管理也由“期间型管理”升级为“实时性监控”。
专家们表示,这种风险管理的前置化不单单表现在税务管理当中。比如,某电力公司通过构建企业电力信用画像、企业能耗水平、贷后用能监测与违约概率模型,发挥电力数据资产价值,为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此外,涉税数据的价值还体现在重大战略决策的科学化上。
对此,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区财务总监武一最近几年有着越来越切身的感受。作为一家专注于水务市场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业沉淀了很多的历史数据。“在投资、融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这些数据资产对企业有加持作用。”武一说,对企业投资而言,当地的原材料、电力、污泥处理等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要素,通过对历史沉淀数据的分析,可以对不同方案的成本和风险进行对比,从而指导企业的投资布局和融资策略。
这一点,弘阳地产集团税务和内控合规部总经理范玲也很认同,她专门列举了一些事例。比如,通过对供应商的纳税信用等级、发票开具的及时性、合规性的分析,可以形成对本企业供应商涉税合规等级的评定,在未来进行供应商调整时提供参考;再比如,在企业决定对某区域投资之前,通过对该区域内同类型企业税收优惠享受情况、税收政策执行口径是否规范统一、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税收环境的差异性分析,可以从税收方面给予企业是否进入该区域投资的建议。
除此之外,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副教授申山宏认为,涉税数据还是使产业链上下畅通的“生命线”。
不久前发布的《全球弹性供应链数智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白皮书》,通过对近300家行业规模企业的调研发现,90%的受访企业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其业务、供应链造成直接冲击。供应链稳定性不足对企业业务造成巨大影响。77%的受访企业供货及时性受到影响,受访企业平均采购成本增长27%,而以往每年采购成本增长在2%到9%之间浮动。
“通过自身的涉税数据,及时分析、发现上下游的产业情况和波动情况,提前做出判断和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产业链和供应链异动对于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申山宏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介绍…
“数据如石油般重要。”11月5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一次论坛上,专家们再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近年来,国家对于“数据”的关注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在“十四五”规划中,“数据”一词出现了六十余次。
“数据”如此之重要,具体到涉税数据,作为一种“石油”,它能提炼出哪些品类?企业能用来干些啥?怎么才能用好?围绕这一话题,记者最近采访了相关专家和企业。
提到涉税数据的价值,人们的第一反应大都和税相关。除此之外,它到底能用来做些什么?
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冬生表示,孤立的数据,其实没有多少价值,但是把数据联系起来,分析数据之间所揭示的业务关系,发现其中的规律,数据就会变得有价值。
综合记者的采访情况,涉税数据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是有助于实现纳税申报的自动化。通过企业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发票数据的在线采集,运用预先编制的业务逻辑和数据逻辑,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加工计算和规则校验,可自动在线生成企业各税种纳税申报表。叶钢所在的大象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建设实施了不少大中型企业税务数字化项目,以住宅地产为核心业务的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企业通过对接自身的财务系统、发票系统、资产系统、合同系统等,实现增值税及附加税费、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等申报所需数据的自动化取数和计算,生成申报表后,又能通过税务机器人或与电子税务局的接口,做到智能化自动申报,确保申报数据的高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挖掘运用涉税数据的价值,还体现在推动企业管理的智能化上。
这一点,通过某汽车有限公司的经历可窥一斑。该公司全球营销网点有1500余家,对经销商的管理,最初主要通过经销商把发票复印件、扫描件或影像文件回传主机厂,以此印证交易真实,从而辅助考核或发放销售返利。但现实情况是主机厂只能收到60%左右的数据,给销售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为此,该公司开发启用了销项发票数字化解决方案,获取经销商发票的全票面信息,并对录入系统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进行高效统计和批量验真,杜绝利用假票、作废、红冲等手段来冒充汽车销量的情况。通过提取发票中的车架号、销方信息,与汽车经销商管理系统中的车辆流向等信息进行匹配,从而有效管理经销商,确保每一笔交易都真实。
企业管理的智能化,一方面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比如,某集团企业财务部门通过“企业票池”归集的发票信息,收集集团成员特定原材料的采购数量、价格、供应商信息,集团其他部门进行采购管理时,借助其提供的分析数据,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涉税数据的价值还有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有助于实现风险管理的前置化。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以下简称平煤集团)是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1年5月,平煤集团的数字化智能风控系统上线运行,系统采集了财务、发票、纳税申报数据以及其他相关的外部信息数据,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实现税务风险的预警。据介绍,系统建成上线当月,平煤集团就针对总部及所属300多家分、子公司的纳税主体一键执行风险扫描,扫描出风险点约70多个,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10多个税种,成功实现了税务风险事前防控。通过对涉税数据的综合运用,平煤集团的税务风险管理也由“期间型管理”升级为“实时性监控”。
专家们表示,这种风险管理的前置化不单单表现在税务管理当中。比如,某电力公司通过构建企业电力信用画像、企业能耗水平、贷后用能监测与违约概率模型,发挥电力数据资产价值,为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精准实施提供有效支撑。
此外,涉税数据的价值还体现在重大战略决策的科学化上。
对此,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区财务总监武一最近几年有着越来越切身的感受。作为一家专注于水务市场的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企业沉淀了很多的历史数据。“在投资、融资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这些数据资产对企业有加持作用。”武一说,对企业投资而言,当地的原材料、电力、污泥处理等成本都是需要考虑的要素,通过对历史沉淀数据的分析,可以对不同方案的成本和风险进行对比,从而指导企业的投资布局和融资策略。
这一点,弘阳地产集团税务和内控合规部总经理范玲也很认同,她专门列举了一些事例。比如,通过对供应商的纳税信用等级、发票开具的及时性、合规性的分析,可以形成对本企业供应商涉税合规等级的评定,在未来进行供应商调整时提供参考;再比如,在企业决定对某区域投资之前,通过对该区域内同类型企业税收优惠享受情况、税收政策执行口径是否规范统一、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税收环境的差异性分析,可以从税收方面给予企业是否进入该区域投资的建议。
除此之外,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副教授申山宏认为,涉税数据还是使产业链上下畅通的“生命线”。
不久前发布的《全球弹性供应链数智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白皮书》,通过对近300家行业规模企业的调研发现,90%的受访企业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其业务、供应链造成直接冲击。供应链稳定性不足对企业业务造成巨大影响。77%的受访企业供货及时性受到影响,受访企业平均采购成本增长27%,而以往每年采购成本增长在2%到9%之间浮动。
“通过自身的涉税数据,及时分析、发现上下游的产业情况和波动情况,提前做出判断和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产业链和供应链异动对于企业发展造成的影响。”申山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