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就业工作重中之重。针对不同就业群体面临的不同问题,意见突出精准分类施策。着眼于拓展青年就业成才渠道,意见提出,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到位于县乡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25日发布,部署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保障平等就业权利等二十四条举措。这是新时代以来,首次从中央层面出台的促就业指导性文件。
看点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
意见明确,强化宏观调控就业优先导向,提出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确定、重大生产力布局要同步开展岗位创造、失业风险评估。同时要求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
“这些举措旨在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良性互动,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陈云说。
企业是经济的微细胞。意见首次提出,对就业示范效应好的经营主体,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建设用地计划,优先提供用工支持服务。同时还明确培育就业扩容提质新动能,拓展数字经济就业新空间,增加绿色就业新机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认为,应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效应”,通过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看点二: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当前,“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突出。
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社会需要、产业需求、职业开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
“这将推动高校摆脱‘重学历、轻技能’观念,加快学科调整,加大与市场需求对接,培养出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李长安表示。
意见在强调统筹抓好教育和就业的同时,就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作出全面部署。包括指导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等。
“高质量就业意味着更需关注提高劳动者进入就业市场后的竞争力,为职业转换、升级提供支撑。发挥薪酬激励作用,让‘技高者多得’,提高技能人才获得感。”陈云说。
看点三: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就业工作重中之重。针对不同就业群体面临的不同问题,意见突出精准分类施策。
着眼于拓展青年就业成才渠道,意见提出,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到位于县乡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意见要求,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
针对3亿农民工群体,意见提出,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空间,推出一批适应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的新职业,注重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
“近十年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增长27.1%,越来越多人选择返乡创业。”陈云说,这次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形成双向流动、互融互通的统筹城乡就业格局,意味着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完善相关服务。
看点四: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信息不对称、供需失衡,也是就业市场承压的一大原因。
将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空间相关规划,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资源库……意见作出一系列安排,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完善就业服务,是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核心。”李长安说,多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将有效提升求职招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供需双方搜寻匹配成本。
看点五: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
权益保障问题,广大劳动者高度关注。
意见明确,保障平等就业权利。坚决破除影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步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意见将就业歧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女性、大龄劳动者公平就业的权利将得到更好保障。”陈云说。
与此同时,意见要求,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推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累计参保900余万人,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扩大试点范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介绍,同时将积极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渠道,提升其参保和享受待遇的便捷度。
建筑行业主要的经营方式是建设单位与建筑企业签订施工合同,通过不同形式建立承包、发包关系,按合同要求组织施工,因此实践中存在子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以及项目承包、挂靠、分包、转包等诸多运作方式。
对营业账簿征收印花税,不仅能够证明营业账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且能够保证交易双方的权益,有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印花税法实施以后,营业账簿印花税的征税对象只保留了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其他营业账簿不再征收印花税。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时常会涉及经营租赁和售后回租等租赁业务。在具体的财务和税务处理时,很可能存在税会差异。基于此,笔者建议企业,在准确判定租赁业务性质的基础上,按照会计准则和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作出规范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外国政府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目前,我国已与11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税收协定、协议和安排,企业可按照税收协定和国内法规定税率孰低适用。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25日发布,部署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保障平等就业权利等二十四条举措。这是新时代以来,首次从中央层面出台的促就业指导性文件。
看点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
意见明确,强化宏观调控就业优先导向,提出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重大政策制定、重大项目确定、重大生产力布局要同步开展岗位创造、失业风险评估。同时要求增强现代化产业体系就业协同性。
“这些举措旨在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良性互动,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成为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研究室主任陈云说。
企业是经济的微细胞。意见首次提出,对就业示范效应好的经营主体,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建设用地计划,优先提供用工支持服务。同时还明确培育就业扩容提质新动能,拓展数字经济就业新空间,增加绿色就业新机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认为,应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效应”,通过大力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挖掘、培育新的职业序列,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
看点二: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当前,“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仍然突出。
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社会需要、产业需求、职业开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
“这将推动高校摆脱‘重学历、轻技能’观念,加快学科调整,加大与市场需求对接,培养出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拥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李长安表示。
意见在强调统筹抓好教育和就业的同时,就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作出全面部署。包括指导企业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引导企业逐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等。
“高质量就业意味着更需关注提高劳动者进入就业市场后的竞争力,为职业转换、升级提供支撑。发挥薪酬激励作用,让‘技高者多得’,提高技能人才获得感。”陈云说。
看点三: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就业工作重中之重。针对不同就业群体面临的不同问题,意见突出精准分类施策。
着眼于拓展青年就业成才渠道,意见提出,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到位于县乡中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意见要求,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
针对3亿农民工群体,意见提出,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空间,推出一批适应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的新职业,注重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
“近十年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增长27.1%,越来越多人选择返乡创业。”陈云说,这次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形成双向流动、互融互通的统筹城乡就业格局,意味着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完善相关服务。
看点四: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信息不对称、供需失衡,也是就业市场承压的一大原因。
将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空间相关规划,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资源库……意见作出一系列安排,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健全劳动力市场和完善就业服务,是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的核心。”李长安说,多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服务模式,将有效提升求职招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供需双方搜寻匹配成本。
看点五:提升劳动者就业权益保障水平
权益保障问题,广大劳动者高度关注。
意见明确,保障平等就业权利。坚决破除影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同步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意见将就业歧视纳入劳动保障监察范围,女性、大龄劳动者公平就业的权利将得到更好保障。”陈云说。
与此同时,意见要求,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推动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公积金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
“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累计参保900余万人,我们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扩大试点范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政策研究司司长卢爱红介绍,同时将积极畅通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渠道,提升其参保和享受待遇的便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