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全国
A-G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甘肃
H-K
河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海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L-S
辽宁
内蒙古
宁波
宁夏
青岛
青海
山西
上海
山东
深圳
四川
陕西
T-Z
天津
厦门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 首页
  • 慧退税
  • 技术支持
  • 产品服务
    增值产品
    优享退税免费 出口退税专业版申报系统 代理退税 智能化出口退税工场 会员服务 职业生涯从此改变 小图退税 大中型企业退税解决方案 集团公司版 多客户申报管理解决方案
    退税服务
    下载中心 申报系统、增值产品下载 税率查询全新 更方便 更准确 更丰富 慧税助手免费 全面支持离线版申报系统
  • 慧税学苑
  • 政策资讯
  • 首页
  • 解决方案
    慧退税
    会员服务
  • 慧税学苑
  • 下载中心
  • 政策资讯
  • 技术支持
  • 关于我们
登录 注册
用户中心
我的企业
我的订单
我的产品
我的设置
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企业预缴申报所得税缘何与财务报表相差0.5亿元?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谢嘉裕 赵菁羚 融亦
2023-08-25 193

在季度或月份终了后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正确地填报预缴数据,是每户企业应尽的义务。

  在季度或月份终了后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正确地填报预缴数据,是每户企业应尽的义务。对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居民企业来说,利润总额的填写直接影响企业当期预缴税款的金额。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以下简称第三税务分局)的税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提前调整税会差异、不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税务风险。

  典型案例:两张表上数据相差0.5亿元

  A企业是一家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居民企业,连续多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第三税务分局税务人员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A企业预缴申报表中填列的2021年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为25.68亿元,而同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列报的利润总额为26.18亿元,相差0.5亿元,差异率近2%。税务人员掌握该情况后立即觉察到,A企业可能存在未足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主动联系企业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通过与A企业财务人员深入沟通交谈,查看企业提供的会计账目、银行缴款单等资料,税务人员最终确认,A企业在填报预缴申报表的“利润总额”项目时,提前进行了税会差异调整,按照纳税调整后的数额进行填报,从而导致申报表“利润总额”小于其财务报表列报的数据。

  政策分析:预缴申报时暂不纳税调整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企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根据上述规定,预缴申报有三种方式:一是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二是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三是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实务中,大部分企业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健全,通常按照实际利润额来进行预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填报说明,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利润总额”项目应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利润总额,再根据申报表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实际利润额”。换句话说,企业预缴申报时,其申报表中“利润总额”项目填报的数额,应与其财务报表“利润总额”项目所列报的金额一致。

  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预缴申报时需要对税会差异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数额填报了预缴纳税申报表的“利润总额”项目——这其实是对预缴申报政策了解不透导致的。经过税务人员的政策辅导,A企业积极配合,修改了三个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最终补缴税款并缴纳相应滞纳金共计1286.87万元。

  案例启示:对“纳税调整”处理要谨慎

  通过对A企业的处理,第三税务分局税务人员举一反三形成核查机制,在每季度申报期结束后,充分运用第三方信息,强化大数据筛查比较和后续管理,逐户分析纳税人财务数据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数据,发现仍有部分企业存在与A企业类似的情况。经辅导,相关企业已经及时办理更正申报。

  税务机关提醒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居民企业,填报年度汇算清缴申报表时,才需要对所有的税会差异进行逐一调整。在月(季)度预缴申报时,建议企业按照填表说明,认真、完整填报“利润总额”等相关栏次内容,不可没有依据地做出“纳税调整”安排,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否则,税务机关将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其实施相应处罚,纳税人不仅需要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还有可能面临纳税信用等级降低等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01.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增值税法:从“有偿”看“应税交易”的逻辑脉络?

    笔者认为增值税法对待征税对象是以“有偿”交易为基点,综合考量一般定义下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向排除”和“有益补充”条款,厘清了整体立法脉络,架构更为简洁,逻辑更为严密,与人们朴素认知的契合度也更高。

    2025-01-23 169
  • 个体工商户注销后 被查对象如何确认

    司法判决表明,对于已注销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其登记经营者或实际经营者追究税收违法责任。

    2025-01-23 128
  •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2025-01-23 141
  •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2025-01-23 146
  • 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在工程审计工作中,潜藏着诸多风险需要审计人员谨慎对待,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2025-01-22 142
  • 电影行业:不同主体重点防控哪些税务风险

    12月9日,国家电影局在海南省三亚市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

    2025-01-22 186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021-08-12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2022-11-24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2021-08-16
4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2021-03-01
5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2023-01-06
6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2021-06-09
7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2022-07-06
8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2021-12-06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021-08-12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2022-11-24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2021-08-16
企业预缴申报所得税缘何与财务报表相差0.5亿元?
中国税务报
2023-08-25
193
在季度或月份终了后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正确地填报预缴数据,是每户企业应尽的义务。
 

  在季度或月份终了后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正确地填报预缴数据,是每户企业应尽的义务。对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居民企业来说,利润总额的填写直接影响企业当期预缴税款的金额。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以下简称第三税务分局)的税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提前调整税会差异、不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税务风险。

  典型案例:两张表上数据相差0.5亿元

  A企业是一家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居民企业,连续多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第三税务分局税务人员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A企业预缴申报表中填列的2021年第三季度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为25.68亿元,而同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列报的利润总额为26.18亿元,相差0.5亿元,差异率近2%。税务人员掌握该情况后立即觉察到,A企业可能存在未足额预缴企业所得税的风险,主动联系企业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通过与A企业财务人员深入沟通交谈,查看企业提供的会计账目、银行缴款单等资料,税务人员最终确认,A企业在填报预缴申报表的“利润总额”项目时,提前进行了税会差异调整,按照纳税调整后的数额进行填报,从而导致申报表“利润总额”小于其财务报表列报的数据。

  政策分析:预缴申报时暂不纳税调整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企业分月或者分季预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预缴方法一经确定,该纳税年度内不得随意变更。

  根据上述规定,预缴申报有三种方式:一是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二是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三是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实务中,大部分企业持续经营、会计核算健全,通常按照实际利润额来进行预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的填报说明,预缴方式为“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利润总额”项目应填报纳税人截至本税款所属期末,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核算的本年累计利润总额,再根据申报表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实际利润额”。换句话说,企业预缴申报时,其申报表中“利润总额”项目填报的数额,应与其财务报表“利润总额”项目所列报的金额一致。

  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预缴申报时需要对税会差异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数额填报了预缴纳税申报表的“利润总额”项目——这其实是对预缴申报政策了解不透导致的。经过税务人员的政策辅导,A企业积极配合,修改了三个季度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最终补缴税款并缴纳相应滞纳金共计1286.87万元。

  案例启示:对“纳税调整”处理要谨慎

  通过对A企业的处理,第三税务分局税务人员举一反三形成核查机制,在每季度申报期结束后,充分运用第三方信息,强化大数据筛查比较和后续管理,逐户分析纳税人财务数据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数据,发现仍有部分企业存在与A企业类似的情况。经辅导,相关企业已经及时办理更正申报。

  税务机关提醒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的居民企业,填报年度汇算清缴申报表时,才需要对所有的税会差异进行逐一调整。在月(季)度预缴申报时,建议企业按照填表说明,认真、完整填报“利润总额”等相关栏次内容,不可没有依据地做出“纳税调整”安排,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税务风险。否则,税务机关将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其实施相应处罚,纳税人不仅需要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还有可能面临纳税信用等级降低等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


01.jpg

热门推荐
增值税法:从“有偿”看“应税交易”的逻辑脉络?
笔者认为增值税法对待征税对象是以“有偿”交易为基点,综合考量一般定义下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向排除”和“有益补充”条款,厘清了整体立法脉络,架构更为简洁,逻辑更为严密,与人们朴素认知的契合度也更高。
2025-01-23 169
个体工商户注销后 被查对象如何确认
司法判决表明,对于已注销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其登记经营者或实际经营者追究税收违法责任。
2025-01-23 128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2025-01-23 141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2025-01-23 146
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在工程审计工作中,潜藏着诸多风险需要审计人员谨慎对待,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2025-01-22 142
电影行业:不同主体重点防控哪些税务风险
12月9日,国家电影局在海南省三亚市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
2025-01-22 186
© 2002-2025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