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指企业取得境外所得并在境外直接缴纳或间接负担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可以从其国内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指企业取得境外所得并在境外直接缴纳或间接负担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可以从其国内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包括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可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有效降低我国“走出去”企业的税负。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一些“走出去”企业由于对间接抵免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其“放弃”了间接抵免,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税收成本。
01 不该“放弃”的税收优惠
A公司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是一家从事跨境贸易的“走出去”企业。近些年,A公司陆续从其新西兰下属子公司取得股息分红。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筛查时,发现A公司2018年、2019年均存在境外股息红利所得的数据,但是在其申报的境外所得可抵免的所得税额中,却没有包含间接负担的所得税额。
在与A公司进一步沟通后,税务干部了解到,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对间接抵免政策了解不足,没有就新西兰子公司间接负担的所得税额进行抵免申报。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A公司重新计算了2018年、2019年间接负担部分可抵免的税额,并进行了企业所得税补申报,成功确认130多万元的税收抵免额。
02 易被忽视的间接抵免
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科科长赖其雅告诉记者,境外所得间接抵免政策并不复杂。不过,一些“走出去”企业由于对相关政策规定不够了解,很容易忽视这项优惠。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所谓间接税收抵免,就是如果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那么,该居民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时,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其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在具体实操方面,企业需要关注间接抵免的政策特点。在计算可抵免限额时,需要适用国内税法的税率,统一计税口径。企业可自主选择“不分国(地区)不分项”的方法,汇总计算境外所得和抵免限额。不同国家(地区)的盈亏可以相互弥补,以有效降低企业整体税负。同时,抵免层级可以延伸到第五层子公司,参与抵免的层级越多,消除重复征税就越彻底。对于当年超额负担的境外税款,可在以后五个年度内抵补,拉长了抵免周期。此外,“走出去”企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自行计算可抵免限额并据实填报,抵免资料留存备查。
需要提醒的是,“走出去”企业应关注适用间接税收抵免政策的条件。如果居民企业与境外被投资企业直接或间接构成控制关系(即单层持股),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境外非居民企业股权的比例应达到20%以上。如果属于多层持股的情况,各层企业直接持股、间接持股以及为计算居民企业间接持股总和比例的每一个单一持股,均应达到20%的持股比例。
以上文中提到的A公司为例,假设A公司直接持有甲国B公司80%的股权、直接持有乙国C公司16%的股权,并且B公司直接持有C公司30%的股权。此时,虽然A公司间接持有C公司24%(30%×80%)的股权,但由于A公司对C公司的直接持股比例未达到20%的要求,因此A公司在乙国缴纳的来源于C公司16%股权部分的所得税额,不能计入A公司的抵免范围。
03 用好抵免政策,“走”稳海外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远航”,拓展海外市场。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深圳市罗湖区共有570余户登记在册的境外投资备案企业。近3年,深圳市罗湖区共发生6000余笔对外支付税务备案,金额超过380亿元人民币,范围涵盖全球44个国家(地区)。
对“走出去”企业来说,应当督促企业财税人员加强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学习,真正用足用好税收政策。赖其雅提醒符合间接抵免条件的“走出去”企业,应及时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阶段进行间接抵免申报,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值得关注的是,为精细服务“走出去”企业,避免其因涉外税收政策较为复杂、财税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而“放弃”间接抵免税款,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结合深圳市商务局提供的对外投资第三方信息,筛选符合间接抵免条件的“走出去”企业,建立“一户式”管理台账,为企业及时送上税收政策红利,支持“走出去”企业轻装上阵。据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已于近期为11家“走出去”企业办理间接抵免业务,抵免国内企业所得税税款650多万元。
实务中,一些大中型企业会向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提供给集团内下属公司使用,并打算享受统借统还免征增值税优惠。在此过程中,资金来源成为决定其能否顺畅享受免税优惠的关键因素之一,值得企业关注。
2021年11月2日,在RCEP签署近1年后,东盟秘书处通知,已有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六国及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提交核准书,满足公约生效条件,RCEP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咨询企业所得税各项费用扣除比例的问题,尤其是几项特殊行业的扣除比例总是容易出错。为此,小编精心整理了企业所得税12项费用税前扣除比例的相关知识点,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指企业取得境外所得并在境外直接缴纳或间接负担的企业所得税性质的税额,可以从其国内应纳所得税额中抵免。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包括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可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有效降低我国“走出去”企业的税负。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一些“走出去”企业由于对间接抵免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其“放弃”了间接抵免,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税收成本。
01 不该“放弃”的税收优惠
A公司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是一家从事跨境贸易的“走出去”企业。近些年,A公司陆续从其新西兰下属子公司取得股息分红。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数据筛查时,发现A公司2018年、2019年均存在境外股息红利所得的数据,但是在其申报的境外所得可抵免的所得税额中,却没有包含间接负担的所得税额。
在与A公司进一步沟通后,税务干部了解到,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对间接抵免政策了解不足,没有就新西兰子公司间接负担的所得税额进行抵免申报。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A公司重新计算了2018年、2019年间接负担部分可抵免的税额,并进行了企业所得税补申报,成功确认130多万元的税收抵免额。
02 易被忽视的间接抵免
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国际税收管理科科长赖其雅告诉记者,境外所得间接抵免政策并不复杂。不过,一些“走出去”企业由于对相关政策规定不够了解,很容易忽视这项优惠。
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所谓间接税收抵免,就是如果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那么,该居民企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时,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其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在具体实操方面,企业需要关注间接抵免的政策特点。在计算可抵免限额时,需要适用国内税法的税率,统一计税口径。企业可自主选择“不分国(地区)不分项”的方法,汇总计算境外所得和抵免限额。不同国家(地区)的盈亏可以相互弥补,以有效降低企业整体税负。同时,抵免层级可以延伸到第五层子公司,参与抵免的层级越多,消除重复征税就越彻底。对于当年超额负担的境外税款,可在以后五个年度内抵补,拉长了抵免周期。此外,“走出去”企业可以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自行计算可抵免限额并据实填报,抵免资料留存备查。
需要提醒的是,“走出去”企业应关注适用间接税收抵免政策的条件。如果居民企业与境外被投资企业直接或间接构成控制关系(即单层持股),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境外非居民企业股权的比例应达到20%以上。如果属于多层持股的情况,各层企业直接持股、间接持股以及为计算居民企业间接持股总和比例的每一个单一持股,均应达到20%的持股比例。
以上文中提到的A公司为例,假设A公司直接持有甲国B公司80%的股权、直接持有乙国C公司16%的股权,并且B公司直接持有C公司30%的股权。此时,虽然A公司间接持有C公司24%(30%×80%)的股权,但由于A公司对C公司的直接持股比例未达到20%的要求,因此A公司在乙国缴纳的来源于C公司16%股权部分的所得税额,不能计入A公司的抵免范围。
03 用好抵免政策,“走”稳海外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出海远航”,拓展海外市场。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深圳市罗湖区共有570余户登记在册的境外投资备案企业。近3年,深圳市罗湖区共发生6000余笔对外支付税务备案,金额超过380亿元人民币,范围涵盖全球44个国家(地区)。
对“走出去”企业来说,应当督促企业财税人员加强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学习,真正用足用好税收政策。赖其雅提醒符合间接抵免条件的“走出去”企业,应及时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阶段进行间接抵免申报,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值得关注的是,为精细服务“走出去”企业,避免其因涉外税收政策较为复杂、财税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而“放弃”间接抵免税款,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结合深圳市商务局提供的对外投资第三方信息,筛选符合间接抵免条件的“走出去”企业,建立“一户式”管理台账,为企业及时送上税收政策红利,支持“走出去”企业轻装上阵。据了解,深圳市罗湖区税务局已于近期为11家“走出去”企业办理间接抵免业务,抵免国内企业所得税税款6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