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开始。一些纳税人发现,汇算清缴后企业所得税费用出现负数,这是怎么回事呢?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一般不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可能因存在暂…
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开始。一些纳税人发现,汇算清缴后企业所得税费用出现负数,这是怎么回事呢?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一般不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可能因存在暂时性差异而出现负数。
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得税费用是正数
举例来说,A企业适用25%税率,2020年度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产生时间性差异500万元;另外,A企业确认了一笔预计负债300万元,为未决诉讼费,已经列支在管理费用中;发生税款滞纳金、罚款50万元,已经预缴企业所得税100万元。
实务中,进行汇算清缴相对复杂,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计算: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接着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最后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上述步骤,A企业2020年度汇算清缴后所得税费用计算如下: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按照会计准则,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则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为500万元,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A企业确认了一笔预计负债3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则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额为300万元,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此外,A企业发生税款滞纳金、罚款50万元。按税法规定,不允许进行税前扣除,此事项为永久性差异。
据此计算,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0+300+50-500=850(万元);应纳税额=850×25%=212.50(万元);本年应补应纳税额=212.5-100=112.50(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25-0)-(75-0)=50(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12.50+50=162.50(万元)。
通过该例子可以看出,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组成,一般来说所得税费用为正数。
特殊情况下,所得税费用形成负数
假设A企业2021年度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原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初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也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没有发生变动;新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3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2300万元,产生时间性暂时性差异700万元。另外,A企业上年确认了一笔预计负债300万元,未决诉讼在2021年实际发生,并取得了符合税法规定的票据。该企业取得政府补助6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符合税法的不征税收入规定,未发生对应不征税成本。该企业在汇算清缴之前已经预缴企业所得税130万元。基于此,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怎么计算呢?
与前述案例同理,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为3000-2300=70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A企业2020年确认1笔预计负债300万元计入损益,2021年实际发生并冲减预计负债,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0;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存在差额,所以2021年应当转回上年度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企业发生政府补助并计入当期损益,符合税法的不征税收入规定,按税法规定可以进行纳税调减,此事项为永久性差异。
据此计算,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300+700-300-600=100(万元),应纳税额=100×25%=25(万元),本年应补退应纳税额=25-130=-105(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700×25%=17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那么,当期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25-125)-(175-75)=-100(万元),所得税费用=25+(-100)=-75(万元)。
通过该例子可以看出,在企业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金额为正数时,受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所得税费用可能会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出现负数。这是因为所得税费用实际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会计处理与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的税务处理相结合,二者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时间性差异。实务中,当会计与税务产生时间性差异时,应当以会计口径计算所得税费用,以税务口径计算应缴所得税,二者之差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体现。如果递延所得税出现在贷方,会计的所得税费用大于应缴税费,可以延后缴税,形成未来要支付的所得税;如果出现在借方则恰恰相反,会计的所得税费用小于应缴税费,提前缴税,形成未来可抵的所得税。
企业需要关注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前提是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转回,如果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不应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需要在实操中注意这一点,防止出现虚增所得税收益的情况。
实务中,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的会计利润为负数,此时,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也有正有负。究其原因,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构成,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和确定所得税费用的正负。
举例来说,B企业适用25%税率(非小微企业),2020年度税前利润为-100万元,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700万元,产生时间性暂时性差异300万元,如果没有其他纳税调整,所得税费用情况:
据此计算,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300=200(万元);应纳税额=200×25%=50(万元);本年应补应纳税额=50(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50-75=-25(万元)。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20年度B企业另外发生业务招待费50万元(假设企业营业收入千分之五大于30万),发生税款滞纳金、罚款200万元,预缴企业所得税0万元。
那么,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300+20+200=420(万元);应纳税额=420×25%=105(万元);本年应补应纳税额=105(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05-75=30(万元)。
实务中,一些大中型企业会向金融机构借入资金,提供给集团内下属公司使用,并打算享受统借统还免征增值税优惠。在此过程中,资金来源成为决定其能否顺畅享受免税优惠的关键因素之一,值得企业关注。
2021年11月2日,在RCEP签署近1年后,东盟秘书处通知,已有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六国及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提交核准书,满足公约生效条件,RCEP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咨询企业所得税各项费用扣除比例的问题,尤其是几项特殊行业的扣除比例总是容易出错。为此,小编精心整理了企业所得税12项费用税前扣除比例的相关知识点,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
一年一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已经开始。一些纳税人发现,汇算清缴后企业所得税费用出现负数,这是怎么回事呢?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一般不等于当期应缴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可能因存在暂时性差异而出现负数。
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得税费用是正数
举例来说,A企业适用25%税率,2020年度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产生时间性差异500万元;另外,A企业确认了一笔预计负债300万元,为未决诉讼费,已经列支在管理费用中;发生税款滞纳金、罚款50万元,已经预缴企业所得税100万元。
实务中,进行汇算清缴相对复杂,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计算: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接着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最后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不考虑其他因素,按照上述步骤,A企业2020年度汇算清缴后所得税费用计算如下: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税额。按照会计准则,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则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为500万元,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A企业确认了一笔预计负债300万元,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则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元,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额为300万元,负债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此外,A企业发生税款滞纳金、罚款50万元。按税法规定,不允许进行税前扣除,此事项为永久性差异。
据此计算,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0+300+50-500=850(万元);应纳税额=850×25%=212.50(万元);本年应补应纳税额=212.5-100=112.50(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25-0)-(75-0)=50(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12.50+50=162.50(万元)。
通过该例子可以看出,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组成,一般来说所得税费用为正数。
特殊情况下,所得税费用形成负数
假设A企业2021年度税前会计利润总额为300万元,原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初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也为1500万元,公允价值没有发生变动;新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3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2300万元,产生时间性暂时性差异700万元。另外,A企业上年确认了一笔预计负债300万元,未决诉讼在2021年实际发生,并取得了符合税法规定的票据。该企业取得政府补助6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符合税法的不征税收入规定,未发生对应不征税成本。该企业在汇算清缴之前已经预缴企业所得税130万元。基于此,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怎么计算呢?
与前述案例同理,A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为3000-2300=70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A企业2020年确认1笔预计负债300万元计入损益,2021年实际发生并冲减预计负债,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0;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存在差额,所以2021年应当转回上年度已经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75万元。企业发生政府补助并计入当期损益,符合税法的不征税收入规定,按税法规定可以进行纳税调减,此事项为永久性差异。
据此计算,A企业应纳税所得额=300+700-300-600=100(万元),应纳税额=100×25%=25(万元),本年应补退应纳税额=25-130=-105(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700×25%=17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125(万元)。那么,当期所得税费用=100×25%=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25-125)-(175-75)=-100(万元),所得税费用=25+(-100)=-75(万元)。
通过该例子可以看出,在企业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金额为正数时,受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所得税费用可能会在企业财务报表中出现负数。这是因为所得税费用实际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体现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会计处理与遵循收付实现制原则的税务处理相结合,二者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时间性差异。实务中,当会计与税务产生时间性差异时,应当以会计口径计算所得税费用,以税务口径计算应缴所得税,二者之差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体现。如果递延所得税出现在贷方,会计的所得税费用大于应缴税费,可以延后缴税,形成未来要支付的所得税;如果出现在借方则恰恰相反,会计的所得税费用小于应缴税费,提前缴税,形成未来可抵的所得税。
企业需要关注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前提是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转回,如果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就不应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需要在实操中注意这一点,防止出现虚增所得税收益的情况。
实务中,受各种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的会计利润为负数,此时,企业的所得税费用也有正有负。究其原因,所得税费用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构成,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和确定所得税费用的正负。
举例来说,B企业适用25%税率(非小微企业),2020年度税前利润为-100万元,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700万元,产生时间性暂时性差异300万元,如果没有其他纳税调整,所得税费用情况:
据此计算,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300=200(万元);应纳税额=200×25%=50(万元);本年应补应纳税额=50(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50-75=-25(万元)。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2020年度B企业另外发生业务招待费50万元(假设企业营业收入千分之五大于30万),发生税款滞纳金、罚款200万元,预缴企业所得税0万元。
那么,B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00+300+20+200=420(万元);应纳税额=420×25%=105(万元);本年应补应纳税额=105(万元)。
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5%=75(万元);
计算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105-75=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