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审计报告查验工作的通知》
近日,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审计报告查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将其承办的审计报告,上传至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网址:http://acc.mof.gov.cn,以下简称监管平台)并申请赋码。
据此,被审计单位、银行、社会公众、监管机构等审计报告使用者可以通过统一监管平台,查验审计报告是否由依法取得执业许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是否在统一监管平台报备,并相应取得全国统一的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据了解,此举旨在更加有力打击整顿各类会计数据造假、审计报告造假等行为,促进提升审计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维护市场秩序、服务国家建设方面,起到健康而正面的促进作用。
细化查询流程操作细节
审计报告作为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过程信息的重要工具,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肆意侵犯,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恶意践踏,其罪责不容忽视。为了更加有效打击虚假审计报告违法犯罪行为,治理整顿资本金融市场中会计数据作假、虚构交易、美化业绩报表、金融欺诈等乱象,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将监管工作重点放在了“运用信息化手段”上面。
2022年6月30日,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涵盖了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全生命周期监管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相关事项“一口填报、一口办理、一口办结”。监管部门、报告使用者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等多种方式,查验审计报告的“真伪”,简便易行、全国通用。
此次发布的《通知》则细化落实了相关查询、赋码等流程的操作细节内容。
根据《通知》,统一监管平台设有“审计报告查验”功能,审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被审计单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右下角的查询编码、审计报告电子版或纸质版文件等进行查验。
根据审计报告使用者掌握查询资料的情况,设有三种不同的查验方式:一是快捷查验。对于掌握查询编码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编码查询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签字注册会计师姓名、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报告出具日期等信息。二是上传审计报告查验。对于掌握审计报告电子版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可直接上传电子版审计报告进行查验。三是报告编码和财务报表关键指标查验。对于掌握审计报告编码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等财务报表关键指标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可输入审计报告编码和财务报表关键指标进行查验。
不断挤压审计造假空间
据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管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实现对会计师事务所在平台报备的审计报告赋予全国统一的验证码。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审计报告报备工作,做到审计报告“应报尽报”,为审计报告查验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根据《通知》,监管平台是审计报告报备、赋码、查验的唯一法定平台;严禁会计师事务所以任何非法途径获取和使用虚假验证码。
《通知》细化了审计报告赋码的具体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于审计报告交付委托人前,在统一监管平台填写审计报告有关信息、上传拟出具的正式审计报告并申请赋码。监管平台对审计报告赋予验证码并自动加密存储。审计报告上传时应当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印章、注册会计师签名签章,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页加盖被审计单位公章。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猛,注册会计师行业迅速兴起。会计师事务所原本应该是财务、资本市场中的“看门人”,应该给公司企业的财务账目“挑刺找错”。可是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抢夺市场、抢夺资源,对公司企业涉嫌违法违规的财务法律风险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还“美化掩饰”。更有甚者,不惜以身试法,触犯证券资本市场的监管“红线”,为部分上市公司财务年报造假“提供便利”,直接从资本“看门人”沦为“放风者”。
为此,我国加强了对金融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执法强度也在不断加码。从财政部发布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指导意见,到建立严重失信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制度,再到近年来一直处于立法“热度前线”的会计法修订草案,会计人员“做假账”的“便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会计失信”行为无处遁形。
目前,针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财政部也在不断尝试创新。如2022年2月,财政部公布《会计师事务所自查自纠报告管理办法》,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年度自查自纠报告机制,全面排查风险点,要如实、完整、详细反映以下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间。同年7月1日,财政部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检查办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未赋码者会被重点关注
为了夯实审计报告网上平台查验的举措效果,《通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主动向被审计单位提供附验证码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使用者应当关注获取的审计报告是否附验证码,并可通过统一监管平台或手机“扫一扫”等方式进行查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在国有企业审计、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审核等审计报告使用量较大领域,重点加强审计报告验证码应用,督促、指导有关企业向会计师事务所获取附验证码的审计报告并进行查验。
《通知》还明确了追责要求:财政部将未按规定进行报备且未按要求整改、被列为监督检查重点关注对象的会计师事务所名单,及时告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转发给银行,各银行在信贷审核时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应当予以重点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分析认为,虚假审计报告问题之所以需要重视,是因为它直接威胁了经济体系正常运转。如未发现虚假问题的无保留意见:一些企业的财务出现问题,但审计人员却选择故意视而不见,为企业开出一张虚假的健康证明。再如,隐瞒虚假问题的无保留意见:审计人员明知企业存在问题,却刻意隐瞒,使企业得以逃避监管,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风险。还有,不当保留意见:明明应当发表否定意见,却出具了保留意见,为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合法掩护。
审计报告造假最直接的损害是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经济损失,同时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同时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特别是让我国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加大对各类会计数据造假、审计报告造假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扶持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能有效防范和制止这类审计报告造假现象肆意蔓延。”施正文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近日,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审计报告查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将其承办的审计报告,上传至注册会计师行业统一监管平台(网址:http://acc.mof.gov.cn,以下简称监管平台)并申请赋码。
据此,被审计单位、银行、社会公众、监管机构等审计报告使用者可以通过统一监管平台,查验审计报告是否由依法取得执业许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是否在统一监管平台报备,并相应取得全国统一的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据了解,此举旨在更加有力打击整顿各类会计数据造假、审计报告造假等行为,促进提升审计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维护市场秩序、服务国家建设方面,起到健康而正面的促进作用。
细化查询流程操作细节
审计报告作为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运营过程信息的重要工具,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企业和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是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肆意侵犯,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恶意践踏,其罪责不容忽视。为了更加有效打击虚假审计报告违法犯罪行为,治理整顿资本金融市场中会计数据作假、虚构交易、美化业绩报表、金融欺诈等乱象,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将监管工作重点放在了“运用信息化手段”上面。
2022年6月30日,监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涵盖了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全生命周期监管的各个环节,实现了相关事项“一口填报、一口办理、一口办结”。监管部门、报告使用者和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等多种方式,查验审计报告的“真伪”,简便易行、全国通用。
此次发布的《通知》则细化落实了相关查询、赋码等流程的操作细节内容。
根据《通知》,统一监管平台设有“审计报告查验”功能,审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被审计单位或者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报告右下角的查询编码、审计报告电子版或纸质版文件等进行查验。
根据审计报告使用者掌握查询资料的情况,设有三种不同的查验方式:一是快捷查验。对于掌握查询编码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编码查询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签字注册会计师姓名、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报告出具日期等信息。二是上传审计报告查验。对于掌握审计报告电子版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可直接上传电子版审计报告进行查验。三是报告编码和财务报表关键指标查验。对于掌握审计报告编码和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利润总额、收入总额等财务报表关键指标的审计报告使用者,可输入审计报告编码和财务报表关键指标进行查验。
不断挤压审计造假空间
据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监管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实现对会计师事务所在平台报备的审计报告赋予全国统一的验证码。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审计报告报备工作,做到审计报告“应报尽报”,为审计报告查验工作提供基础条件。
根据《通知》,监管平台是审计报告报备、赋码、查验的唯一法定平台;严禁会计师事务所以任何非法途径获取和使用虚假验证码。
《通知》细化了审计报告赋码的具体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于审计报告交付委托人前,在统一监管平台填写审计报告有关信息、上传拟出具的正式审计报告并申请赋码。监管平台对审计报告赋予验证码并自动加密存储。审计报告上传时应当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印章、注册会计师签名签章,年度财务报表审计报告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页加盖被审计单位公章。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猛,注册会计师行业迅速兴起。会计师事务所原本应该是财务、资本市场中的“看门人”,应该给公司企业的财务账目“挑刺找错”。可是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抢夺市场、抢夺资源,对公司企业涉嫌违法违规的财务法律风险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还“美化掩饰”。更有甚者,不惜以身试法,触犯证券资本市场的监管“红线”,为部分上市公司财务年报造假“提供便利”,直接从资本“看门人”沦为“放风者”。
为此,我国加强了对金融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执法强度也在不断加码。从财政部发布加强会计人员诚信建设指导意见,到建立严重失信会计人员“黑名单”制度和联合惩戒制度,再到近年来一直处于立法“热度前线”的会计法修订草案,会计人员“做假账”的“便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会计失信”行为无处遁形。
目前,针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财政部也在不断尝试创新。如2022年2月,财政部公布《会计师事务所自查自纠报告管理办法》,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年度自查自纠报告机制,全面排查风险点,要如实、完整、详细反映以下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间。同年7月1日,财政部发布《会计师事务所监督检查办法》,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机制。
未赋码者会被重点关注
为了夯实审计报告网上平台查验的举措效果,《通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主动向被审计单位提供附验证码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使用者应当关注获取的审计报告是否附验证码,并可通过统一监管平台或手机“扫一扫”等方式进行查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在国有企业审计、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审核等审计报告使用量较大领域,重点加强审计报告验证码应用,督促、指导有关企业向会计师事务所获取附验证码的审计报告并进行查验。
《通知》还明确了追责要求:财政部将未按规定进行报备且未按要求整改、被列为监督检查重点关注对象的会计师事务所名单,及时告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银行业协会负责转发给银行,各银行在信贷审核时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应当予以重点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分析认为,虚假审计报告问题之所以需要重视,是因为它直接威胁了经济体系正常运转。如未发现虚假问题的无保留意见:一些企业的财务出现问题,但审计人员却选择故意视而不见,为企业开出一张虚假的健康证明。再如,隐瞒虚假问题的无保留意见:审计人员明知企业存在问题,却刻意隐瞒,使企业得以逃避监管,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的风险。还有,不当保留意见:明明应当发表否定意见,却出具了保留意见,为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合法掩护。
审计报告造假最直接的损害是侵犯公司股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经济损失,同时通过隐匿收入、虚列支出偷逃国家税款,导致国家税收流失。同时损害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特别是让我国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饱受虚假错误信息的冲击,严重误导证券投资者的行为,破坏市场游戏规则,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加大对各类会计数据造假、审计报告造假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扶持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能有效防范和制止这类审计报告造假现象肆意蔓延。”施正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