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一年来,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收政策应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多项税收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一年来,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具体来看,在支持创新政策方面,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8069亿元,有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减税4662亿元,有助于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及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和留抵退税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1094亿元,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针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实施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减税降费1328亿元,助力企业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
光伏车棚不仅是停车场,还能化身为一座“发电厂”,为停放的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可再生能源。图为安徽省安庆市的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的光伏车棚。
在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面,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相关政策减税1140亿元。如对企业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抵免,鼓励企业技术升级。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等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允许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对相关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
除上述政策外,还有多项政策协同发力。如针对不同产业制定针对性税收支持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扶持小微企业成长,进而促进经济活力提升;以及优化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有助于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税收支持政策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系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减轻了企业财务负担,激发了企业创新热情,还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税收支持政策,直接减轻企业财务负担,降低研发成本,鼓励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活动。尤其是针对突破“卡脖子”难题的税收支持政策,如适用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的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有力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较全国总体增速快9.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受益于多项税收支持政策,2024年,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10.2%,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高于服务业增加值5.9个百分点,展现了新质生产力良好发展态势。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意味着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税收政策在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1%,较高技术服务业增速快14.3个百分点,同时,受益于多项税收支持政策,制造业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更是增长高达18.3%、18.1%、16.7%,高技术产品产量明显提升。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税收支持
为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收政策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
激励科技创新,完善财税政策。有效使用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收优惠政策效应,使税收优惠政策精准惠及目标群体。一要精准支持创新主体。顺应新业态发展,加快研究同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对数字平台、物联网等新经济模式给予全链条税收支持,推动新质生产力集群化发展;为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硬核科技”领域发展,制定针对性优惠政策,如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采取宽松审查标准和简易认定措施,给予两至三年“过渡期”减免税政策等,助力初创企业发展。二要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对在颠覆性技术领域具有优势的领军企业,给予专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或奖励,对投资颠覆性技术项目的社会资本,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以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前沿技术领域;对处于市场推广初期的颠覆性技术产品,允许其适用所得税减免、或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降低企业市场推广成本。三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继续落实好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减免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研究对技术转移机构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业务给予增值税减免或所得税优惠,重点扶持创新孵化与成果转化园区。
促进市场统一,优化税收制度。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清理税收政策、制度和治理等方面障碍。为此,一要完善增值税制度。随着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建立在传统工商业和服务业基础上的增值税制度已难以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要求,需要将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交易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同时简并增值税税率,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强化增值税制度中性。二要加快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按照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地方税体系改革。既要根据税源的实际状况组织收入,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充分、稳定的财力支撑,又要引导市场资源配置朝着高效率方向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规范优惠政策,深化征管改革。一要在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重点支持企业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严控税收优惠,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除有专门税收法律规定外,由中央统一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严禁各地区擅自制定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二要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既要规范税务执法行为,统一税务执法标准,加强税务执法监督,防范税务执法风险,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又要提升税务执法能力,依托科技力量,着力打造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通过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税收治理能力。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教授)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是构建高水平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一环,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次发布的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是人民法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又一实践成果,也是助推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实际行动。
2025-03-04 75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会同证监部门依法严厉打击证券交易犯罪,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有力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护航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今日,公安部公布5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
2025-03-03 72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将在今年3月1日开始,6月30日结束。目前个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预约在3月1日至20日办理汇算清缴,3月20日之后办理汇算清缴则无须预约。
2025-02-28 142作为外贸大市,深圳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外贸又一次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实现进出口4.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分别较全国、全省快11.4个、6.6个百分点,出口连续32年领跑全国。
2025-02-27 118一年来,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收政策应更好地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多项税收政策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一年来,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26293亿元,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具体来看,在支持创新政策方面,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8069亿元,有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减税4662亿元,有助于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及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和留抵退税等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1094亿元,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针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实施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减税降费1328亿元,助力企业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
光伏车棚不仅是停车场,还能化身为一座“发电厂”,为停放的新能源汽车乃至整个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清洁可再生能源。图为安徽省安庆市的一家汽车生产企业的光伏车棚。
在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方面,支持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相关政策减税1140亿元。如对企业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专用设备及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企业所得税抵免,鼓励企业技术升级。对企业出资给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等用于基础研究的支出,允许按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对相关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以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基础研究,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水平。
除上述政策外,还有多项政策协同发力。如针对不同产业制定针对性税收支持政策,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扶持小微企业成长,进而促进经济活力提升;以及优化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有助于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税收支持政策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系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减轻了企业财务负担,激发了企业创新热情,还推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等税收支持政策,直接减轻企业财务负担,降低研发成本,鼓励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活动。尤其是针对突破“卡脖子”难题的税收支持政策,如适用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的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有力帮助企业攻克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2024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较全国总体增速快9.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受益于多项税收支持政策,2024年,全国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7%和10.2%,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9%,高于服务业增加值5.9个百分点,展现了新质生产力良好发展态势。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意味着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税收政策在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1%,较高技术服务业增速快14.3个百分点,同时,受益于多项税收支持政策,制造业继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2024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9%,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等行业增加值更是增长高达18.3%、18.1%、16.7%,高技术产品产量明显提升。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的税收支持
为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和发展需求,应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收政策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
激励科技创新,完善财税政策。有效使用税收优惠政策,提升税收优惠政策效应,使税收优惠政策精准惠及目标群体。一要精准支持创新主体。顺应新业态发展,加快研究同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对数字平台、物联网等新经济模式给予全链条税收支持,推动新质生产力集群化发展;为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等“硬核科技”领域发展,制定针对性优惠政策,如加大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采取宽松审查标准和简易认定措施,给予两至三年“过渡期”减免税政策等,助力初创企业发展。二要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对在颠覆性技术领域具有优势的领军企业,给予专项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或奖励,对投资颠覆性技术项目的社会资本,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以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前沿技术领域;对处于市场推广初期的颠覆性技术产品,允许其适用所得税减免、或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降低企业市场推广成本。三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继续落实好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减免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研究对技术转移机构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业务给予增值税减免或所得税优惠,重点扶持创新孵化与成果转化园区。
促进市场统一,优化税收制度。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清理税收政策、制度和治理等方面障碍。为此,一要完善增值税制度。随着数据成为生产要素,数字经济跨越式发展,建立在传统工商业和服务业基础上的增值税制度已难以适应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要求,需要将数字产品和数字服务交易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同时简并增值税税率,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强化增值税制度中性。二要加快推进地方税体系建设。按照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地方税体系改革。既要根据税源的实际状况组织收入,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充分、稳定的财力支撑,又要引导市场资源配置朝着高效率方向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规范优惠政策,深化征管改革。一要在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重点支持企业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严控税收优惠,促进各类企业公平竞争。除有专门税收法律规定外,由中央统一制定税收优惠政策,严禁各地区擅自制定违法违规或影响公平竞争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清理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二要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既要规范税务执法行为,统一税务执法标准,加强税务执法监督,防范税务执法风险,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又要提升税务执法能力,依托科技力量,着力打造以税收大数据为驱动力,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的智慧税务。通过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全面提升税收治理能力。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