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六稳”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备受关注。
作为“六稳”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备受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5%。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今年的就业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这一目标与去年的计划持平,但叠加疫情干扰、经济增速放缓因素,2022年“稳就业”任重道远。
业内专家表示,作为就业和吸纳高端人才的“蓄水池”,服务外包行业应勇挑重担,成为稳就业的实力担当,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稳就业压力增大
2022年的就业形势怎么样?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研判: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对此,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认为,稳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导致国际社会需求下降,我国出口企业将在吸纳就业方面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二是我国今年将有超过1000万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人数的增长将导致我国面临较大的结构性失业风险;三是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其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将导致替代性失业风险上升;四是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回落或导致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下降。
北京市海淀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理事长钟明博也有同感,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最大压力来自于消费疲软和未来预期,这种情况下稳就业的重要性,第一体现在改善心理预期,提振信心。就业稳,民心就稳,人民群众对未来就更有信心,企业就更愿意投资。第二体现在拉动消费,就业稳,收入才稳,人民群众才有可能放心地花钱消费。”
面对压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两方面继续发力,以推动实现今年就业目标: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重视财税、金融等政策对市场主体的支持作用,清理和取消各类对吸收就业的不合理的市场主体管理政策,激励各地各级政府都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二是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举措,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服务外包勇挑重担
“服务外包作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近年来除在服务出口方面表现亮眼外,在拉动就业,特别是高质量就业方面也一直成绩斐然。”郑伟说。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395万人,同比增长8%,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898万人,占64.3%。2021年全年,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4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78万人,占74.9%。
谈及服务外包吸纳就业人才这一点,身为一名服务外包行业“老兵”的钟明博向记者娓娓道来:自本世纪初,服务外包行业兴起以来,由于其绿色低碳、环境友好,不占用土地资源和消耗其它资源等突出优点,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商务部牵头实施千百十工程,倡导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到2021年年底,从业人员由6万人增加到1300万人,新增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应届大学及职业学院毕业生。同时,在这15年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金融、通信、能源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都离不开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输送。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21年,在服务外包行业受职业训练后转行进入互联网、金融、通信等行业的技术人员不低于1000万人,为中国经济腾飞、中国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吸纳并培育了大量骨干技术人员。”钟明博列出了这组数据。
那么,在2022年稳就业压力下,服务外包行业应如何担当?郑伟表示,2022年,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在稳就业方面压力较大,服务外包企业应继续在吸纳就业方面勇挑重担,作出更大贡献。
郑伟建议,一是用好国家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在人才培训和职工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助力员工拓展职业技能,提升企业引才吸引力;二是加强校企对接,做好推广宣传,让更多高校毕业生了解并融入服务外包产业;三是利用“一带一路”、RCEP等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承接更多离岸业务,提升人才吸纳能力;四是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拓宽吸纳就业“蓄水池”;五是引导服务外包梯度转移。一方面,引导ITO等传统服务外包业务向中西部转移,充分发挥传统业务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提升当地就业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BPO、KPO业务,吸纳更多高端人才就业。
“今年服务外包行业的外部环境非常好,疫情背景下数字经济逆势而行、蓬勃发展,从而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外包需求,服务外包行业普遍呈现用人需求增加的现象。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出现了招聘难现象。因此,今年应着力解决供需脱钩问题。”钟明博建议,在用人端,企业应加大人员培训投入力度,改善业务形态和管理流程,大力发展自主平台,从而降低应届毕业生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在供给端,各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倡奋斗精神;在政府侧,应持续给企业减负,对于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共存的服务外包行业来说,相比减税,减轻社保负担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退税率文库2022A版的通知》(税总货劳函〔2022〕20号 )以及海关总署对海关商品编码的调整情况,国家税务总局编制了2022A版出口退税率文库。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期间免税进口科普用品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相关进口单位可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清单上进口科普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提高减免幅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一揽子助企纾困的税收好政策,如春风般迎面而来。全国两会上的这些“税收好声音”,让参加会议的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绿色税制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四川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六稳”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稳就业备受关注。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5%。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今年的就业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这一目标与去年的计划持平,但叠加疫情干扰、经济增速放缓因素,2022年“稳就业”任重道远。
业内专家表示,作为就业和吸纳高端人才的“蓄水池”,服务外包行业应勇挑重担,成为稳就业的实力担当,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贡献力量。
稳就业压力增大
2022年的就业形势怎么样?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了研判: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稳就业任务更加艰巨。
对此,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认为,稳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世界经济下行导致国际社会需求下降,我国出口企业将在吸纳就业方面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二是我国今年将有超过1000万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人数的增长将导致我国面临较大的结构性失业风险;三是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趋势,其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将导致替代性失业风险上升;四是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回落或导致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下降。
北京市海淀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理事长钟明博也有同感,他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最大压力来自于消费疲软和未来预期,这种情况下稳就业的重要性,第一体现在改善心理预期,提振信心。就业稳,民心就稳,人民群众对未来就更有信心,企业就更愿意投资。第二体现在拉动消费,就业稳,收入才稳,人民群众才有可能放心地花钱消费。”
面对压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两方面继续发力,以推动实现今年就业目标:一是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注重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重视财税、金融等政策对市场主体的支持作用,清理和取消各类对吸收就业的不合理的市场主体管理政策,激励各地各级政府都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二是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举措,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服务外包勇挑重担
“服务外包作为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近年来除在服务出口方面表现亮眼外,在拉动就业,特别是高质量就业方面也一直成绩斐然。”郑伟说。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1395万人,同比增长8%,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898万人,占64.3%。2021年全年,服务外包产业新增从业人员104万人,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78万人,占74.9%。
谈及服务外包吸纳就业人才这一点,身为一名服务外包行业“老兵”的钟明博向记者娓娓道来:自本世纪初,服务外包行业兴起以来,由于其绿色低碳、环境友好,不占用土地资源和消耗其它资源等突出优点,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商务部牵头实施千百十工程,倡导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到2021年年底,从业人员由6万人增加到1300万人,新增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应届大学及职业学院毕业生。同时,在这15年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金融、通信、能源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都离不开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输送。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2021年,在服务外包行业受职业训练后转行进入互联网、金融、通信等行业的技术人员不低于1000万人,为中国经济腾飞、中国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吸纳并培育了大量骨干技术人员。”钟明博列出了这组数据。
那么,在2022年稳就业压力下,服务外包行业应如何担当?郑伟表示,2022年,在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在稳就业方面压力较大,服务外包企业应继续在吸纳就业方面勇挑重担,作出更大贡献。
郑伟建议,一是用好国家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在人才培训和职工教育方面的优惠政策,助力员工拓展职业技能,提升企业引才吸引力;二是加强校企对接,做好推广宣传,让更多高校毕业生了解并融入服务外包产业;三是利用“一带一路”、RCEP等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承接更多离岸业务,提升人才吸纳能力;四是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拓宽吸纳就业“蓄水池”;五是引导服务外包梯度转移。一方面,引导ITO等传统服务外包业务向中西部转移,充分发挥传统业务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提升当地就业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BPO、KPO业务,吸纳更多高端人才就业。
“今年服务外包行业的外部环境非常好,疫情背景下数字经济逆势而行、蓬勃发展,从而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外包需求,服务外包行业普遍呈现用人需求增加的现象。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出现了招聘难现象。因此,今年应着力解决供需脱钩问题。”钟明博建议,在用人端,企业应加大人员培训投入力度,改善业务形态和管理流程,大力发展自主平台,从而降低应届毕业生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在供给端,各院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倡奋斗精神;在政府侧,应持续给企业减负,对于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共存的服务外包行业来说,相比减税,减轻社保负担更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