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2022年的中国外贸“首卷”揭晓——1-2月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稳增长的开局之势是在去年高基数下的稳起步,更为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带来了稳信心的希望。
高基数下稳起步 复杂形势下稳开局
增长13.3%!中国外贸棋开得“稳”
早春时节,草木萌发,万象更新。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2022年的中国外贸“首卷”揭晓——1-2月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稳增长的开局之势是在去年高基数下的稳起步,更为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带来了稳信心的希望。
从各单项成绩看,我国的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多元市场格局进一步拓展: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3%,占外贸总比重提升至63.5%;对欧盟、东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多为两位数或近两位数增长;三大外贸主体均有较好增长业绩,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展现,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成为中国外贸实现平稳开局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原材料价格高位徘徊、运力结构失衡和与之相关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让中国外贸面临较大挑战,承压前行。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出口保稳提质”预期目标,并以一系列部署“多措并举稳定外贸”。诚不易,诚其意。
客观评判中国外贸所取得的成绩和面对的局势,有利中国继续走稳外贸发展之路。为此,本报特约多位专家聚焦中国外贸的底气与动力,献策挑战与新机。
专家圆桌
邓 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韩亚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石先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1 前两个月,我国出口3.47万亿元,增长13.6%;进口2.73万亿元,增长12.9%。从两方面看,中国外贸显示出了较强韧劲,规模和增速都比较均衡。结合去年同期表现,如何评价前两个月的数据表现?
邓宇:总体来看,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但仍维持一定景气度。
1-2月,以美元计,我国出口5447亿美元(预测值5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与去年全年29.9%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这是因为,一是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回落,全球主要出口国家产能修复,东南亚、印度等出口产能提高。我国疫情期间的出口替代优势逐步减弱;二是受基数效应影响。由于过去两年海外疫情蔓延,我国的出口保持了高景气度,2021年1-2月出口高达4683亿美元,远超往年的出口额,基数相对较高;三是疫情因素减弱后,防疫物资出口逐步减少,1-2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等增速为11.9%,较去年12月16.2%的增速已回落。
同时,1-2月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也表明了出口仍维持一定景气度,主要在于海外需求仍有一定支撑,1月以来欧美国家加快放松疫情管控,经济继续恢复,美国2月ISM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为58.6%、56.55%,欧元区2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为58.2%、55.5%,仍高于荣枯线,处于扩张区间,表明海外需求仍较强。
可以看出,高基数和国内需求减缓导致进口增速回落。1-2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口4287.5亿美元(预测值为4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较去年全年的30.1%有明显回落,但仍维持稳步增长格局。一方面,与出口类似,进口增速回落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进口正处于恢复期,基数较高,1、2月累计达370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总需求有所减弱。从具体商品类别看,今年前两个月肉类、食用植物油、煤等商品进口量均同比负增长。
进口仍保持稳步增长格局主要是因为进口价格上涨,今年年初以来,原油、天然气及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俄乌局势和全球供应短缺等影响出现加快上涨趋势,1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涨幅超过32%。
韩亚品:2022年前两个月,外贸进出口增速保持在两位数,总体呈稳健增长态势。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贸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同比增速均较去年同期回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去年进出口额基数较高;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加剧,主要经济体刺激计划不可持续;三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四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能源供应面临短缺困局;五是国际物流运力紧张,海运价格持续暴涨;六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传导不畅。
石先进: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外贸开局比较稳定,但与去年相比增速回落,有以下原因:2021年开局受2020年基数效应的影响较大,国外疫情严重损害了产能,但中国在一系列“六稳、六保”措施之下,生产端和需求端基本都处于正常状态,以及受2020年基数低以及疫情导致的贸易转移和需求效应使2021年出口增速较高。同时国外疫情控制转向开放,生产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产生产能替代,同时海运价格和前期政策刺激带来的通胀加剧,可能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海外需求。
2 1-2月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其中欧盟市场表现抢眼,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8746.4亿元,增长12.4%,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您认为主要出口市场位次有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邓宇:1-2月,欧盟超过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1371.6亿美元和1366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8%和13.1%,从进出口绝对值和增速比较看,二者的位次变化相对较小。
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1月以来欧盟各国加快放松疫情管控,疫情逐步缓解后制造业和服务业仍处于扩张区间,复苏形势相对较好,对我国的进口需求保持较为旺盛的态势,企业补库存需求增强,消费需求增长也比较好;二是东盟1-2月的疫情形势相对复杂,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相继暴发大规模疫情,疫情有所恶化,对经济复苏和生产等造成一定拖累,部分国家疫情管控政策收紧,进出口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三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欧盟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近两年东盟的进出口开始略超欧盟,但整体上二者的差距并不大,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反映了我国与欧盟、东盟两大贸易伙伴的关系日益紧密;四是欧盟和东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差别比较大,我国与两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东盟部分国家的出口包括初级产品、制造业等与我国存在一定的竞争替代,对两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额随着商品结构变化会有局部调整,预计未来我国与两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
韩亚品:前两个月,我国与欧盟、东盟的贸易总值较接近,贸易额相差不大。对欧盟出口5824.8亿元,增长21.4%,对东盟出口4864.4亿元,增长10.6%,这主要由于欧盟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市场需求逐渐恢复,对欧盟出口大幅增长是欧盟取代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主要原因。
3 地缘政治、贸易战和疫情等多因素叠加,多维度冲击了国际供应链的既有格局,也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预判中国外贸后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邓宇:预计出口将继续放缓,短期内进口增长可能有支撑。
展望3月外贸形势:出口方面,应主要关注两大因素:一是俄乌局势发展前景仍不明朗,将可能导致欧美经济复苏受挫,海外需求可能有所减弱;二是全球主要国家放松疫情管控,出口产能加快修复,部分订单可能回流到东南亚、印度等,出口替代效应将减弱。综合考虑,预计3月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
进口方面,主要关注价和量两大因素:石油、天然气、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到俄乌局势动荡影响而出现大幅上涨趋势,价格因素将对进口金额将有较大影响;我国两会后财政、货币等政策稳增长预期增强,预计3月份制造业、新能源等投资将加快,新能源、芯片以及重点能源进口需求将增强。所以综合考虑,预计3月进口增速尽管大概率还是回落,但幅度较小,仍有一定支撑。
韩亚品:尽管存在进出口额基数较高、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资源要素海运价格上涨、汇率波动风险加大及政府继续推动去杠杆等问题,但国际市场需求逐渐回暖,中国宏观经济基础稳固,外贸企业韧性和活力较强,预计全年外贸增速将会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外贸量稳质升的基础持续巩固。
石先进:当前,全球经济受地缘政治、新冠肺炎疫情、加速通胀三重冲击,本来饱受通胀影响的全球经济会雪上加霜,中国外贸环境将会更加复杂多变。
中国外贸可能面临两重风险:一是海运价格持续提升的风险,俄乌战争会进一步导致全球海运价格上涨,加剧航运拥堵损害航运供给,能源、农产品以及干散货运输等产品运价可能会进一步上升,拉高中国这几类产品进口的成本;二是全球供应链再次中断的风险,目前全球能源供给首当其冲,大宗能源价格价格持续上涨,各国滞胀风险继续加剧。同时战争冲击了全球高科技上游行业,缩减基础原材料供给、核心制造业零部件供给,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同步受影响。此外,战争还冲击农产品供给,耽误春耕农事,冲击全球肥料产销,加大部分国家粮食上升风险。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退税率文库2022A版的通知》(税总货劳函〔2022〕20号 )以及海关总署对海关商品编码的调整情况,国家税务总局编制了2022A版出口退税率文库。
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十四五”期间免税进口科普用品清单(第一批)》(以下简称《清单》),相关进口单位可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办理清单上进口科普用品的减免税手续。
“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提高减免幅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一揽子助企纾困的税收好政策,如春风般迎面而来。全国两会上的这些“税收好声音”,让参加会议的代表委员们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清洁生产、绿色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绿色税制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四川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高基数下稳起步 复杂形势下稳开局
增长13.3%!中国外贸棋开得“稳”
早春时节,草木萌发,万象更新。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2022年的中国外贸“首卷”揭晓——1-2月进出口总值6.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3%——稳增长的开局之势是在去年高基数下的稳起步,更为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带来了稳信心的希望。
从各单项成绩看,我国的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多元市场格局进一步拓展: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3%,占外贸总比重提升至63.5%;对欧盟、东盟和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多为两位数或近两位数增长;三大外贸主体均有较好增长业绩,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展现,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成为中国外贸实现平稳开局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原材料价格高位徘徊、运力结构失衡和与之相关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让中国外贸面临较大挑战,承压前行。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出口保稳提质”预期目标,并以一系列部署“多措并举稳定外贸”。诚不易,诚其意。
客观评判中国外贸所取得的成绩和面对的局势,有利中国继续走稳外贸发展之路。为此,本报特约多位专家聚焦中国外贸的底气与动力,献策挑战与新机。
专家圆桌
邓 宇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韩亚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石先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1 前两个月,我国出口3.47万亿元,增长13.6%;进口2.73万亿元,增长12.9%。从两方面看,中国外贸显示出了较强韧劲,规模和增速都比较均衡。结合去年同期表现,如何评价前两个月的数据表现?
邓宇:总体来看,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但仍维持一定景气度。
1-2月,以美元计,我国出口5447亿美元(预测值54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3%,与去年全年29.9%的增速相比有所放缓。这是因为,一是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回落,全球主要出口国家产能修复,东南亚、印度等出口产能提高。我国疫情期间的出口替代优势逐步减弱;二是受基数效应影响。由于过去两年海外疫情蔓延,我国的出口保持了高景气度,2021年1-2月出口高达4683亿美元,远超往年的出口额,基数相对较高;三是疫情因素减弱后,防疫物资出口逐步减少,1-2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其制品等增速为11.9%,较去年12月16.2%的增速已回落。
同时,1-2月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也表明了出口仍维持一定景气度,主要在于海外需求仍有一定支撑,1月以来欧美国家加快放松疫情管控,经济继续恢复,美国2月ISM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为58.6%、56.55%,欧元区2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分别为58.2%、55.5%,仍高于荣枯线,处于扩张区间,表明海外需求仍较强。
可以看出,高基数和国内需求减缓导致进口增速回落。1-2月,以美元计价的进口4287.5亿美元(预测值为4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较去年全年的30.1%有明显回落,但仍维持稳步增长格局。一方面,与出口类似,进口增速回落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进口正处于恢复期,基数较高,1、2月累计达3700多亿美元;另一方面,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总需求有所减弱。从具体商品类别看,今年前两个月肉类、食用植物油、煤等商品进口量均同比负增长。
进口仍保持稳步增长格局主要是因为进口价格上涨,今年年初以来,原油、天然气及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俄乌局势和全球供应短缺等影响出现加快上涨趋势,1月以来布伦特原油价格涨幅超过32%。
韩亚品:2022年前两个月,外贸进出口增速保持在两位数,总体呈稳健增长态势。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贸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同比增速均较去年同期回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去年进出口额基数较高;二是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加剧,主要经济体刺激计划不可持续;三是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四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能源供应面临短缺困局;五是国际物流运力紧张,海运价格持续暴涨;六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传导不畅。
石先进: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外贸开局比较稳定,但与去年相比增速回落,有以下原因:2021年开局受2020年基数效应的影响较大,国外疫情严重损害了产能,但中国在一系列“六稳、六保”措施之下,生产端和需求端基本都处于正常状态,以及受2020年基数低以及疫情导致的贸易转移和需求效应使2021年出口增速较高。同时国外疫情控制转向开放,生产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国产生产能替代,同时海运价格和前期政策刺激带来的通胀加剧,可能一定程度上会抑制海外需求。
2 1-2月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增长。其中欧盟市场表现抢眼,中国与欧盟贸易总值8746.4亿元,增长12.4%,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您认为主要出口市场位次有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邓宇:1-2月,欧盟超过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分别为1371.6亿美元和1366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8%和13.1%,从进出口绝对值和增速比较看,二者的位次变化相对较小。
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1月以来欧盟各国加快放松疫情管控,疫情逐步缓解后制造业和服务业仍处于扩张区间,复苏形势相对较好,对我国的进口需求保持较为旺盛的态势,企业补库存需求增强,消费需求增长也比较好;二是东盟1-2月的疫情形势相对复杂,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相继暴发大规模疫情,疫情有所恶化,对经济复苏和生产等造成一定拖累,部分国家疫情管控政策收紧,进出口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三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欧盟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近两年东盟的进出口开始略超欧盟,但整体上二者的差距并不大,均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反映了我国与欧盟、东盟两大贸易伙伴的关系日益紧密;四是欧盟和东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差别比较大,我国与两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东盟部分国家的出口包括初级产品、制造业等与我国存在一定的竞争替代,对两大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额随着商品结构变化会有局部调整,预计未来我国与两大贸易伙伴的贸易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
韩亚品:前两个月,我国与欧盟、东盟的贸易总值较接近,贸易额相差不大。对欧盟出口5824.8亿元,增长21.4%,对东盟出口4864.4亿元,增长10.6%,这主要由于欧盟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市场需求逐渐恢复,对欧盟出口大幅增长是欧盟取代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主要原因。
3 地缘政治、贸易战和疫情等多因素叠加,多维度冲击了国际供应链的既有格局,也对中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预判中国外贸后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邓宇:预计出口将继续放缓,短期内进口增长可能有支撑。
展望3月外贸形势:出口方面,应主要关注两大因素:一是俄乌局势发展前景仍不明朗,将可能导致欧美经济复苏受挫,海外需求可能有所减弱;二是全球主要国家放松疫情管控,出口产能加快修复,部分订单可能回流到东南亚、印度等,出口替代效应将减弱。综合考虑,预计3月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
进口方面,主要关注价和量两大因素:石油、天然气、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受到俄乌局势动荡影响而出现大幅上涨趋势,价格因素将对进口金额将有较大影响;我国两会后财政、货币等政策稳增长预期增强,预计3月份制造业、新能源等投资将加快,新能源、芯片以及重点能源进口需求将增强。所以综合考虑,预计3月进口增速尽管大概率还是回落,但幅度较小,仍有一定支撑。
韩亚品:尽管存在进出口额基数较高、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资源要素海运价格上涨、汇率波动风险加大及政府继续推动去杠杆等问题,但国际市场需求逐渐回暖,中国宏观经济基础稳固,外贸企业韧性和活力较强,预计全年外贸增速将会有所回落,但总体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外贸量稳质升的基础持续巩固。
石先进:当前,全球经济受地缘政治、新冠肺炎疫情、加速通胀三重冲击,本来饱受通胀影响的全球经济会雪上加霜,中国外贸环境将会更加复杂多变。
中国外贸可能面临两重风险:一是海运价格持续提升的风险,俄乌战争会进一步导致全球海运价格上涨,加剧航运拥堵损害航运供给,能源、农产品以及干散货运输等产品运价可能会进一步上升,拉高中国这几类产品进口的成本;二是全球供应链再次中断的风险,目前全球能源供给首当其冲,大宗能源价格价格持续上涨,各国滞胀风险继续加剧。同时战争冲击了全球高科技上游行业,缩减基础原材料供给、核心制造业零部件供给,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同步受影响。此外,战争还冲击农产品供给,耽误春耕农事,冲击全球肥料产销,加大部分国家粮食上升风险。